8月2日,湛江站志愿净滩活动举行,用实际行动为海洋“减负”,守护美丽海湾。(8月3日《湛江日报》)
小雨中的赤坎金沙湾,60余名志愿者冒雨清理海岸线垃圾的身影,成为湛江海岸线上一道动人的风景。这场以“美丽广东志愿有我”为主题的净滩行动,不仅是对海洋生态的一次“减负”,更是对“滨海会客厅”的悉心呵护。
沙滩,从来都是湛江最独特的城市名片之一。从东海岛龙海天的十里银滩到雷州天成台的绝美日落,从坡头奥体中心的活力四射到赤坎金沙湾的人气爆棚,这些散落在海岸线上的“珍珠”,既是市民休闲嬉戏的乐园,也是湛江招待四海宾朋的“滨海会客厅”。同时,作为城市与海洋对话的前沿,沙滩的洁净程度、生态状态,直接映照着城市的文明底色。国家级美丽海湾金沙湾之所以能成为湛江的“封面”、景区的“顶流”,正因其水清滩净的生态基底,与周边的现代建筑、红树林湿地相映成趣,既展现着城市的发展活力,也传递着绿色低碳的生态之美。可以说,雷州半岛上的每一片沙滩,都是湛江面向游客的“会客厅”,这里的一沙一水、一草一木,都在诉说着这座滨海城市的故事与品格。
这场净滩行动,更是湛江推进美丽沙滩建设与打造“红树林之城”的生动注脚。眼下,湛江正全力打造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美丽沙滩建设是题中应有之义,而干净整洁的沙滩,又是这一切的基础。试想,若沙滩上垃圾遍地,再丰富的业态、再优美的景色也会黯然失色。此次志愿者深入红树林区域清理垃圾,更凸显了沙滩与红树林的共生关系:红树林是“海岸卫士”,能净化海水、稳固滩涂,为沙滩筑牢生态屏障;而洁净的沙滩环境,也能减少污染物对红树林根系的侵蚀,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守护着“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生态格局。报道提到,湛江创新建立的“第三方服务+志愿净滩+政协民主监督”机制,2024年以来已出动3.2万人次清理海洋垃圾7000余吨。正是通过系统性治理,为美丽沙滩建设扫清障碍,让“红树林之城”的生态名片更加闪亮。
呵护这些“滨海会客厅”,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政府部门的主导不可或缺,从顶层设计到资金投入,从建立“机械+人工”保洁队伍到实施重点岸段包干责任制,为沙滩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社会力量的参与同样关键,环保协会、热心企业、社会组织等主动加入净滩行动,让专业服务与公益热情形成合力;而公众的自觉,则是长效治理的根基。活动中,那些“小小环保卫士”在父母引导下清理垃圾、学习生态知识的场景,恰是最生动的环保教育——当爱护沙滩成为代代相传的意识,当“不随手丢弃垃圾”成为日常习惯,“滨海会客厅”才能始终保持整洁与活力。
十五运会的脚步渐近,湛江的沙滩正以更洁净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从金沙湾的志愿者红马甲,到遍布全域的保洁队伍身影,每一份努力都在为“滨海会客厅”添彩。让我们都加入到净滩队伍中来,共同呵护港城的“滨海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