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徐闻新寮岛:海岛种花生,沙土生黄金

2025-07-30 21:09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文图/记者简陈明 特约通讯员谭总 通讯员陈永文

日前,记者来到徐闻县新寮岛的花生油加工厂,远远闻到一股浓郁的花生油香味,工人们正忙着将加工好的花生油装车。花生油加工厂的小老板是土生土长的新寮人,这位与沙壤地打交道一辈子的老岛民指着一袋袋等待加工的花生说:“这片‘种啥啥不成’的沙土地,如今长出了高产的‘金豆豆’。”

近年来,徐闻县新寮镇因地制宜,挖掘沙壤地的潜力,以“小花生”为突破口重塑农业产业生态,以“小花生”为钥匙,打开了沙壤地的致富大门,让海岛种植百年的花生焕发新生,走出一条从单一种植到全链振兴的海岛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新寮岛沙土上种植的花生长势喜人。

沙土地里破题“种植基因”

在新寮岛北尾村的花生地,一位村民蹲在田埂上,手指捻起一捧金黄的沙土,“这土透气是透气,就是留不住水和肥,一场大雨下来,肥料全顺着沙缝跑了。”在新寮岛,像这样与沙壤地较劲的农民,祖祖辈辈延续了上百年的花生种植史,却始终跳不出“亩产百斤、售价低廉”的怪圈。

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与新寮镇党委、政府深入20多个自然村实地走访,发现沙壤地具有保水保肥性差但透气性强,适合耐旱作物生长的土壤特质,村民种植花生历史超百年,这里的红衣花生籽粒饱满、含油量高。

针对当地花生种植分散、技术落后、销路狭窄导致的“好品质没好收益”问题,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重启新寮岛花生产业的实施方案,提出“三年三步走”计划:第一年完成品种筛选与试验种植,第二年推广种植1000亩,第三年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将花生确定为带动群众增收的“当家产业”。

驻镇帮扶的湛江市乡村振兴促进会、湛江市享爱食品有限公司主动对接,与新寮镇达成深度合作。由湛江市享爱食品有限公司全额投入试验田建设、品种引进及加工设备升级资金,驻镇工作队协调镇政府提供土地流转支持,湛江市农业科学院花生所派驻专家团队全程技术护航,为花生产业发展注入多元动能。

依托新寮岛生态环境优势,突出“沙壤种植、自然晾晒、传统工艺”的产品特色,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与湛江市享爱食品有限公司联合申报“新寮岛花生油”区域品牌。通过规范生产标准、优化包装设计、讲好渔岛种植故事,该产品成功入选省国资委臻品打造第一批名单,成为省属国企采购推荐产品,仅品牌认证环节就使产品溢价空间提升30%以上,为后续市场推广奠定基础。

“良种良法”扎稳产业根基

“以前种花生,收成好坏全看老天爷脸色。”

聚焦沙壤地种植痛点,通过品种改良、技术优化、设施升级,推动花生种植从“靠天吃饭”向“科学种植”转变首先是建试验田,筛选适配良种。在新寮镇八一村划定10亩核心试验田,从山东、河南、广西等花生产区引进25个优质品种,开展为期12个月的适应性种植试验。通过监测不同品种在沙壤地的发芽率、抗病性、结果率及油脂含量,筛选出“粤油45”“湛油75”等6个适配品种。

新寮岛农民在沙土上种植花生。

这些品种不仅能耐受沙壤地的干旱、贫瘠,且鲜食果饱满多汁,榨油率较传统品种提高15%,亩产稳定在300公斤以上,为规模化种植提供“良种保障”。

针对沙壤地保水保肥能力弱、易板结的问题,湛江市农业科学院花生所研发“秸秆还田+有机肥改良”土壤修复技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从1.2%提升至2.5%;创新“起垄+喷滴”栽培模式,解决干旱缺水难题;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控”绿色植保技术,替代传统农药使用,实现“零农残”种植。同时编制《新寮岛花生标准化种植手册》,通过“专家授课+田间实训”培训农户200余人次,让科学种植技术走进寻常农家。

镇里整合涉农资金120万元,在试验田周边建设机耕路3公里、滴灌系统5000米,配套建设晾晒场2000平方米、仓储库房300平方米,解决花生种植“运输难、灌溉难、晾晒难、存储难”问题。引入小型播种机、收割机等农机设备,使种植效率提升4倍,每亩人工成本降低200元。

“产销闭环”释放产业“全链贯通”

新寮镇构建 “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完整链条,通过订单农业、精深加工、多元销售,让花生从“田间果”变成“桌上油”“袋中零食”,实现全环节增值。

各村推行订单种植,保障农户收益。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由湛江市享爱食品有限公司与北尾村、八一村等5个行政村的花生种植合作社签订保价收购协议,约定鲜食花生和榨油用花生保底收购价,承诺亩产低于250公斤时补足差额。

驻镇工作队协调村集体流转土地700亩,计划下半年打造连片种植基地,预计带动200户农户户均年增收1.2万元,其中脱贫户占比达30%。

通过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由湛江市享爱食品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升级花生油加工厂,引进低温冷榨设备,保留花生原有营养成分;开发“花生酱”“卤味花生”“花生蛋白粉”等10余种深加工产品,使每公斤花生的加工产值从6元提升至20元以上。

同时利用加工产生的花生壳、花生粕发展生物质燃料和有机肥生产,形成“加工—废弃物—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综合效益提升40%。

在销售环节,依托“南粤分享汇”平台开设“新寮岛特产馆”,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同时对接驻镇工作队后方单位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港航集团,通过消费帮扶将花生油纳入员工福利采购清单,年订单量达20万公斤。

同时借助湛江市乡村振兴促进会资源,产品进入全市3家“消费帮扶专柜”,并与沃尔玛、大润发等商超建立供货关系,形成“线上平台+单位采购+商超零售”的立体销售网络,使花生“产得出、卖得好、收益高”。

编辑:徐卫民
值班主任:罗颖露
值班编委:钟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湾点亮十五运灯光秀
  •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志愿净滩活动湛江站开展
  • 游泳世锦赛女子3米板决赛:陈艺文、陈佳包揽冠亚军
  • 2025大文豪夏季赛燃情启幕
  • “醉美北桥河,我爱我家”青少年儿童书画展开幕
  • 十五运会开幕倒计时100天 湛江亮灯打call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