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童声里的中国·优秀湛江童谣系列

小习惯大梦想 筑牢成长基石

2025-08-04 09:12 来源:湛江晚报小湛同学 作者:文字/记者何有凤 实习生肖楷佳

“小习惯大梦想,小小的种子有力量……”近日,由湛江市赤坎区教育局精心打造的童谣《小习惯大梦想》在校园内传唱,清澈的童声伴随轻快的旋律,将良好习惯的养成与家国情怀的培育融入其中,一经宣发,获得广大好评。

这首由鲁娇婵、杨乾编剧、导演,李建艺、杨乾作词,吴小路作曲的童谣,正通过“以歌育人”的创新方式,筑梦孩子们的成长。

童声为媒:让习惯养成“声”入人心

“习惯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梦想是驱动他们前行的动力。”鲁娇婵表示。2025年,湛江市将“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运动习惯”三大养成教育列为民生实事,赤坎区各中小学通过常态化、特色化、创新化的方式推进落实。

主创团队在创作中深挖习惯养成的教育意义,敏锐捕捉童谣“以歌育人”的独特优势,将三大习惯与家国情怀深度融合,让“小习惯”与“大梦想”生动联结。

“我们要让孩子们从小明白,每一次对良好习惯的坚持,都是实现个人茁壮成长的起点。”歌词从生活场景切入:清晨珍惜盘中餐体现节约、课堂专心听讲强调学习态度、坚持体育锻炼呼应课间活动……在湛江的校园里,孩子们行为的变化、强化正体现这首歌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匠心为韵:让教育理念“乐”然纸上

作词家李建艺与学校一线教师杨乾精益求精。主歌采用“习惯类别+具体行为”的工整对仗,副歌以重复句式强化记忆点,自然嵌入“复兴有我”等时代主题的同时,巧妙承载爱国主义教育内涵。

作曲家吴小路选用轻快的6/8拍,配合手风琴、吉他等乐器演奏,模拟校园铃声与运动韵律,精心设计的朗诵部分“小习惯大梦想,小小的种子有力量”以童声合唱强化韵律动能。

“我们用了大量口语化、童趣化的表达,比如‘我是小小主人翁’‘小树终成大栋梁’,让孩子们觉得像游戏一样有趣。”鲁娇婵表示。孩子们反馈积极:“歌词里的场景每天都会发生!”“唱完歌更有动力养成好习惯了!”这首歌不仅完成了艺术创作的本体使命,更承担着让习惯教育“活”起来、让教育理念“乐”然纸上的责任。

实践为桥:让小小种子“行”稳致远

目前,《小习惯大梦想》已在多所学校传唱,并成为赤坎区“学在赤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文化载体。期待这首童谣能让习惯养成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为孩子们的成长、社会的发展增添文化动能。

“习惯从生活中来,也要回到生活中去。”鲁娇婵强调。当孩子们自觉整理书包、认真听讲、热爱运动时,音乐的育人价值便真正实现了从“听到”到“做到”的跨越。

接下来,《小习惯大梦想》将走进湛江各大学校和社区。通过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歌声中认知好习惯,担当起责任。正如歌词所唱:“小习惯,大梦想,小小的种子有力量。”这既是忠于当下的律动,也饱含对未来的憧憬。

《小习惯大梦想》,不仅是艺术创作的结晶,更是一份献给未来的成长礼物——用旋律播撒习惯的种子,用童心唱响复兴的梦想,期待它在不久的将来,能传递出习惯孕育而生的磅礴生长力。

《小习惯,大梦想》

每天清晨早起床

生活习惯放心上

刷牙洗脸爱干净

书包自己整理好

盘中之餐皆辛苦

爱惜粮食记得牢

胸前系上红领巾

争当先锋多自豪

我有三个好习惯

还有一个大梦想

学好文化学做人

少年也有大担当

我是小小主人翁

小树终成大栋梁

时代召唤新少年

复兴有我歌声扬

学习习惯要牢记

上课铃响认真听

开动脑筋勤思考

书面整洁须知晓

运动习惯不能少

坚持锻炼身体好

运动场上展风采

活力满满精神旺

我有三个好习惯

还有一个大梦想

学好文化学做人

少年也有大担当

我是小小主人翁

小树终成大栋梁

时代召唤新少年

复兴有我歌声扬

小习惯 大梦想

小小的种子有力量

小习惯 大梦想

少年强则中国强

小习惯大梦想

小小的种子有力量

小习惯大梦想

少年强则中国强

作词:李建艺、杨乾

作曲:吴小路

配器:吴小路

录音制作:冠天影视

视频制作:张小结

演唱:李佳期、陈怡贝

李维意、吴承恒

肖锦睿、吴戴娜

编辑:唐嘉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观赏小林漫画展度周末
  • 徐闻新寮岛:海岛种花生,沙土生黄金
  • 吴川市吴阳镇:“吴阳客厅”赋能“百千万工程”
  • 巧手画文物    馆藏"活起来"
  • 世运燃情待启 成都准备好了
  • 湛江湾点亮十五运灯光秀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