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公共空间奖:给城市一个温柔拥抱

2025-08-07 16:01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钟娜(霞山)

位于广东湛江吴川市的吴阳文化站,上榜第三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子奖项——公共空间奖上的入围名单。该子奖项旨在表彰体现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公平、提升城市公共生活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包含建筑、规划等实体空间实践。(据8月5日《湛江晚报》)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一座城市的理解与感受不再停留在GDP、摩天楼、交通枢纽这些焦点上,而是会去关注能否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与情怀,可供市民自由呼吸的公共空间。我想《三联生活周刊》设立公共空间奖,不仅是对优秀设计的嘉奖,更是对城市文明的另一种诠释——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我们需要为“人”留下舒展、为“心”腾出休憩的角落,给城市一个温柔的拥抱。

公共空间的价值,不应着重于奢华的装潢,更重要的是对“公共性”的坚守。从报道中可以读到吴阳文化站采用红砖、洗米石、镀锌钢板等本地材料及节约工法降低了成本,并延续民居质感,为故乡营造了一个集展览、会议、阅读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虽未曾亲自到访,但这个空间于吴阳镇定是一处服务于最朴素的需求:老人茶叙、孩童嬉闹、青年创意、陌生人微笑的美好空间。这也让我想起了上海武康大楼前广场:疏朗的天际线下是宽阔的人行步道空间,虽然没有昂贵的铺装,却因保留了行道树的浓荫、设置了可移动座椅等设施,营造了一个有颜值、能小憩、观赏与服务兼备的休闲空间,给游客展示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对于一处公共空间来说,真正的好设计是让每个使用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因为最好的公共空间,从来都是对“人”的尊重与成全。

公共空间的生命力,更在于它的“生长性”。比如深圳的华侨城创意园广场,设计者顺势调整规划,保留市民自发的市集、街头表演,延续这份鲜活的烟火气,赋予这座创意园广场持续生长的灵魂,培育一个与使用者共同成长的生命体,不断滋养社区的活力与朝气。

从古希腊的agora(广场)到明清的会馆街巷,人类文明始终在寻找共享的容器,皆因坚守一份城市建设的初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造一座城,是为了让生活其中的人,能在阳光底下、在微风之中,自由地感受彼此的存在,让城市真正成为一个有温度的共同体。


编辑:林霖
值班主任:吴文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司法行政AI智能体设计大赛开赛
  • 擎雷书院获省优秀勘察设计传统建筑一等奖
  • 破局重生 改革赋能——从霞发集团看国企改革的“霞山路径”
  • 探寻烽火记忆 铭记峥嵘岁月
  • 中欧班列“东通道”今年累计通行班列超3000列
  • 亩产增4000斤!“光合专线”点亮遂溪火龙果增产路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