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草长平湖白鹭飞

2025-08-07 16:02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宋立民(赤坎)

看到“广东出台保护鸟类工作方案,提出全面加强鸟类迁飞通道保护等六大任务”的新闻(《湛江晚报》2025年8月5日),笔者即刻发去“岭南(湛江)鸟类观察图鉴”群。该群两年前由本地爱鸟市民建立,如今已经存有大量湛江鸟类的图片与文字。

此刻出台这个“保护鸟类工作方案”,其生态价值和社会意义至少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是生态保护的前瞻性。广东是全国412种候鸟的重要迁飞通道,方案直接回应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迫切需求。通过划定禁猎区、运用AI和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强化巡护,体现了对生态关键节点的精准保护。

其次是全周期的完整性。将每年9月至次年4月(候鸟迁徙季)列为重点保护期,同时建立全年性监测网络,形成了“重点时段+常态化”的保护闭环,有效弥补了季节性执法的漏洞。

第三是治理模式的创新性。方案将鸟类保护纳入林长巡林清单,压实行政责任,引入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实现“制度刚性+技术柔性”双重保障,为现代生态治理提供了范本。

第四是社会效益的多元性。明确提出“统筹护鸟与护农关系”,既避免“一刀切”保护引发矛盾,又为生态补偿等后续政策留出空间,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第五是多方参与的广泛性。鼓励高校合作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同时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构建了“专业智库+社会共治”的立体保护网络,有助于形成长期社会共识。

湛江拥有丰富的红树林、滩涂和海岸线资源,为候鸟和留鸟提供了多样化的栖息环境,是全国著名的“候鸟天堂”——雷州湾湿地每年有近70种约9.5万只水鸟停栖或越冬,包括鸻鹬类、鸥类、鹭类和雁鸭类。2016年全球勺嘴鹬同步调查记录到43只,2025年单点观测到20只,创近年新高。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勺嘴鹬等濒危物种频繁出现。南屏岛是鸻鹬类、鸥类的重要栖息地。2025年调查记录到53种鸟类,包括池鹭、白鹭、金鸻等。湛江红树林的鸟类从2002年的196种增至30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1种、二级保护鸟类50种。2025年观测到20只勺嘴鹬,其中3只带有国际环志标志,证明该地为长期稳定越冬地。因此,在本土持续爱鸟护鸟,不仅是平衡生态保护、落实护鸟工作方案的使命,更是美化生活环境,造福子孙万代的大好事。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期待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候鸟栖息地修复的具体指标、完善生态补偿标准,并探索“观鸟经济”等绿色产业转化路径,使保护成果更好地惠及民生。


编辑:林霖
值班主任:吴文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司法行政AI智能体设计大赛开赛
  • 擎雷书院获省优秀勘察设计传统建筑一等奖
  • 破局重生 改革赋能——从霞发集团看国企改革的“霞山路径”
  • 探寻烽火记忆 铭记峥嵘岁月
  • 中欧班列“东通道”今年累计通行班列超3000列
  • 亩产增4000斤!“光合专线”点亮遂溪火龙果增产路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