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有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军休干部——顾永德。岁月虽早已染白了他的双鬓,但从未磨灭他心中的热血与担当。
他曾荣立战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那份荣耀铭记终生。退休后,他依然活跃在各个领域,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展现着老干部的别样风采。
2025年6月,他荣获“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他的事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道路。
顾永德
烽火青春铸忠魂
丹心不改育新苗
在79岁的顾永德老人家里,他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宝贝——1965年的入伍通知书。尽管泛黄的纸页边角被岁月磨出毛边,但钢笔填写的姓名在六十年光阴里始终鲜亮,右下角的红印章,像团不肯熄灭的火,在时光里灼灼发亮。
这份珍藏的通知书,是顾永德跨越烽火与和平的见证。他手指抚摸着通知书上的“保卫祖国”几个字,那段难忘的烽火岁月不禁涌上心头。
1967年8月,顾永德作为海军高炮某团战士,在往前线紧急运送通信电台电瓶的任务中,突发山洪。暴雨如注,洪水似猛兽般咆哮而来,情况万分危急。然而,顾永德没有丝毫犹豫,毅然跳入洪流,奋力泅渡。随后,他又翻山越岭,终于将电瓶安全送达前线,确保了情报传递顺畅,为战斗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因这一英勇事迹,他被记战时三等功。回国后,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的那一刻,顾永德心中满是荣耀与自豪,也更加坚定了他传承红色精神的信念。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但红色基因在他心中深深扎根。退休后,他主动担当起红色故事宣讲员的重任。
作为市老兵宣讲团成员,顾永德精心准备红色课件,整理出2万多字的宣讲笔记。他走进广东海洋大学、湛江科技学院报告厅、某部队礼堂、湛江市第二十八小学等场所,累计开展“战火青春”“传承红色基因”等主题宣讲二十多场次,覆盖师生达6万余人次。
每一次讲述,他都饱含深情:“同学们,当时山洪暴发,我知道前线战友在等电瓶,战争胜利在呼唤我,所以我必须冲上去!”他的亲身经历,让青年官兵和广大学子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读懂了信仰的力量。
许多孩子听着他的故事,眼中噙满泪水,心中对革命先辈充满敬仰。有一次宣讲结束,患严重关节炎的顾永德被暴雨困在学校,孩子们自发用雨伞搭起“爱心长廊”护送他,那一刻,这位铁骨老兵眼眶湿润了,他深知,红色基因正在薪火相传。
银发志愿映初心
赤诚奉献传真情
顾永德的奉献之路,从未因退休而停歇。他牵头组建军休老兵志愿服务队,活跃在湛江的大街小巷、乡村田野。他们积极开展环境整治,亲手种下树苗,为大地增添绿意;参与文明劝导,用行动传递文明风尚。
在助力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的工作中,顾永德带领队员发放宣传单2万余份。他以“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即便在得病治疗康复期,他也未曾停下脚步,坚持参与送医送药等公益活动,用近千场次的志愿服务轨迹,书写着无私奉献的人生篇章。
在港城大地,顾永德和他的志愿服务队是一道亮丽风景线。乡村绿化时,他总是冲在最前面,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种下一棵棵希望之树;面对居民,他耐心宣传卫生城市、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性,引导大家养成良好习惯。在他的带动下,社区环境愈发整洁,居民文明意识显著提升。
此外,顾永德还是做老干部思想工作的能手。在部队干休所担任政委期间,单位两次获评全军先进干休所,三次被海军表彰为先进单位,他个人两次荣获“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一次被评为全军先进个人。
退休后,他继续发挥余热,志愿成为军休中心与军休干部间的桥梁。他总结出“三心工作法”——对待老干部要“真心”、解决困难要“耐心”、组织活动要“用心”,成功化解诸多矛盾,营造出和谐温暖的氛围。面对个别有消极情绪的军休干部,他主动谈心,以自身经历帮其重树信心,他常说:“老干部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老有所为。”
党建引领聚合力
军休担当谱新篇
作为湛江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党总支副书记、第一党支部书记,顾永德将多年政治工作经验转化为党建引领的强大动力。他将多年政治工作经验转化为党建引领动力,精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增强支部凝聚力。
新冠疫情期间,顾永德更是彰显党员担当。他带头组建“老兵突击队”坚守卡口,带头募集善款10余万元,为抗击疫情贡献了军休力量。平日里,他注重加强党组织建设,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开展组织生活会等活动,以身作则,引导党员深刻领会党的方针政策,确保大家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高度一致。
在军休所的各项事务中,顾永德总是亲力亲为。无论是制定工作计划,还是关心军休干部生活,他都用心对待,以实际行动为党员们树立榜样。
他常说:“要发挥正能量!”在他的带领下,军休所党员积极参与义务植树、环保宣传等社会公益活动,展现出军休干部的良好风貌。每次党总支、支部换届,顾永德都能高票当选。面对年轻党员请教的“秘诀”,他微笑着说:“把每个党员都当成战友,把每项工作都当作战斗,堡垒自然坚不可摧。”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