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面临基孔肯雅热传染病防控的严峻挑战,霞山人大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动员全区各级人大代表深入防控一线,以“督导+实干+宣传”三维发力,全力筑牢防控屏障,守护群众健康安全。
上下联动 凝聚防控“一盘棋”
8月8日,霞山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及时发出《致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的倡议书》,倡议全区各级人大代表争当防控先锋,在一线践行使命担当。霞山区人大常委会组建霞山工农街道西村卫生整治工作小组,深入霞山西村防控一线,重点检查里街暗巷、老旧房屋、公园、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等场所的环境卫生整治及蚊虫孳生地清理情况,对发现的垃圾堆放、老旧房屋消杀不及时、农村大型积水点治理难等问题,现场反馈并督促整改,并要求村居加大垃圾日常管理和消杀力度,优化清运流程,提高转运效率,避免垃圾滞留;对花盆托盘、废弃容器等易积水点位进行彻底清理,定期开展灭蚊消杀,降低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清积水灭蚊爱卫行动,加派人手巡查清理无人居住房屋、闲置地等易孳生蚊虫的区域。
霞山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到一线督导环境卫生整治及蚊虫孳生地清理情况。
连日来,霞山区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全部下沉到挂点单位霞山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帮助群众清理房前屋后积水,派发灭蚊片,宣传防灭蚊要点。在霞山村西村,机关党员干部一边帮居民清理花盆托盘,一边讲解防蚊要点,用“沉下去”的实干筑牢防控“第一线”。各街道人大工委也迅速响应区人大常委会部署。东新街道人大启动“14580,有事我帮你”工作模式,爱国街道人大代表力推科技灭蚊,海滨、解放等街道人大代表实施“代表+网格”机制……从区级督导到街道落实,形成“常委会统筹、机关党员干部下沉、人大代表攻坚”的防控链条。
霞山区人大机关党员干部下沉霞山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一线攻坚 筑牢防控“防护墙”
倡议书发出后,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纷纷响应,立足基层一线,以“清积水、广宣传、强专业”为着力点,既当“实干先锋”又做“科普使者”,用多元行动筑牢群众健康的“防护屏障”。
海头街道人大代表走进田间地头,用“家常话”科普防控知识。在村民聚集的凉亭里,代表们指着手册插图耐心讲解道。解放街道人大代表则组建“线上宣传队”,在微信群转发权威信息,还专门为老年人演示安装纱窗、正确储水等实用妙招。
工农街道人大代表借助无人机进行低空巡航,精准识别楼顶的“积水黑点”,依据航拍数据及时安排人员疏通屋顶排水管道和清理积水,极大提升灭蚊覆盖面和时效性。
建言监督 激活长效“动力源”
各街道人大积极发动人大代表以“监督促整改、建言优机制”为导向,聚焦防控痛点难点,推动防控工作从“短期攻坚”向“长效治理”转变,为持续防控注入持久动力。
人大代表通过召开民情座谈会收集意见建议,向有关部门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截止目前,霞山区共发动人大代表200余人次,完成清理楼栋280栋,累计入户2500户,共清理垃圾4000袋、垃圾车300车次,霞山人大主动作为,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彰显了新时代霞山人大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