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盼更多非遗走入寻常百姓家

2025-08-12 15:01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许卫乔(麻章)

近日,2025大湾区(广东)非遗品牌活动在广州启动,其中湛江4项非遗亮相省级盛会,由雷州蒲织技艺制作而成的《雷韵蒲编风情包》闪耀T台。(据8月10日《湛江日报》)

当雷州蒲织手包亮相大湾区T台,当遂溪狮头摆件成为家居装饰,湛江非遗正从古老技艺变为生活风景。这些曾藏于深巷的手艺走出展台,提醒我们:非遗的终极生命力,在于融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非遗本就源于生活,理当回归生活。雷州蒲织最初是渔家的防雨用具,遂溪狮头诞生于节庆民俗,雷州窑陶瓷本就是百姓的日用器皿。它们的基因里刻着“实用”二字——蒲草编织的环保理念,与当下低碳生活不谋而合;醒狮的吉祥寓意,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陶瓷茶具更是茶桌日常的标配。这些扎根生活土壤的技艺,本就不该束之高阁。

让非遗走进生活,创新是关键桥梁。雷州蒲织变身为时尚手包,在保留草编肌理的同时契合现代审美;遂溪狮头缩小尺寸、改良材质,从广场表演道具变为案头摆件;雷之窑茶具利用天然纹理,让千年窑火照进现代茶席。这种创新不是颠覆传统,而是为古老技艺装上“生活接口”,让柴烧壶能泡今日之茶,让狮头能点缀现代家居,让非遗在使用中延续生命。

要让非遗真正“落地”,还需搭建贴近大众的桥梁。既需要大湾区盛会这样的展示舞台,更需要社区工坊、校园课堂、电商平台等日常渠道。当孩子们能体验蒲草编织,当普通家庭能买得起非遗文创,当传统技艺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非遗才能真正“活”起来。

从雷州半岛的田间地头到寻常百姓的衣食住行,非遗的传承之路,终究是回归生活的道路。让更多非遗走出博物馆、走进现实生活,才能让古老技艺在当代焕发持久生机。

编辑:倪婉婧
值班主任:苏碧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双向奔赴的“敬礼”
  • 千余民兵奋战一线 筑牢蚊媒疫情防线
  • 遂溪县:多方联动织密生命守护网 筑牢基孔肯雅热防控屏障
  • 2025年霞山区开渔欢乐周进入倒计时
  • 赤坎金沙湾:明月夜色引客来
  • 湛江布局打造“AI渗透之城”  向海图强注入智慧新动能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