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5日晚结束的成都世运会速度轮滑女子场地赛10000米淘汰赛决赛上,34岁的中国选手郭丹以第6名的成绩,为自己的第二次世运会之旅画上句号。
4天时间参加5个项目,郭丹最终没能站上领奖台,但她给自己在整个赛事上的表现打了95分。“我觉得我的表现已经超过自己本身的状态,我已经倾尽所有。”郭丹热泪盈眶地说,“以前的我可能更注重结果,但现在我更加享受备战的过程和比赛本身。能够再次站到世运会的赛场上,结果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从“轮滑女王”到“轮转冰”第一人,再到重回轮滑赛场,郭丹用一场12年的轮回,诠释着自己生生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
时间回溯到2013年哥伦比亚世运会,郭丹提前两个月赶赴这个轮滑传统强国备战,最终“虎口拔牙”斩获两金一银,为中国轮滑队实现了世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完成轮滑世锦赛、世界杯、世运会三大赛事的“大满贯”后,郭丹仍未停下脚步,她将目光投向了陌生的冰雪领域。2015年,郭丹转项速度滑冰。她说:“当时国内‘轮转冰’还没有成功先例,我完全没有过往经验可循,很多东西都要从零开始,一步步摸索。”
将过往荣誉“清零”,郭丹一往无前地追逐心中的“奥运梦”,她白天在陆地上练习轮滑,晚上在冰上练习速滑,两只脚常常肿得塞不进冰鞋。
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郭丹成为中国队首位“轮转冰”的奥运选手,而她仍未停止追逐梦想。2019年她遭遇重伤,左脚踝骨骨折、韧带断裂,医生劝她离开赛场,然而手术后三个月,她却奇迹般地回到冰面,最终拿到了北京冬奥会入场券。
“我希望用我的经历给更多轮滑运动员打开新的思路、传递新的理念。”郭丹说,“现在越来越多夏季项目运动员尝试转项滑冰,这也为冰雪项目储备了更多后备人才。”
2024年郭丹宣布退役,入职苏州科技大学,成为了一名体育教师。2025年,同事一句“在家门口的比赛,要不要试试”,让她心中的火焰再次燃起。“这届世运会就在家门口举办,意义非凡。”离开训练场一年多后,她决定复出再拼一次。
再次踏上世运会的赛场,郭丹感慨道:“已经有五六年没有参加轮滑项目的高水平国际赛事了,对手几乎都是比我小5到8岁的运动员。感谢年轻时的自己,足够努力足够拼,才让我到这么大的年龄还可以站在赛场上,可以和第一梯队的运动员竞争。”
本届赛事上,郭丹身兼开幕式旗手、教练员和运动员三重身份。她说:“无论作为什么身份,我都希望能把自己不服输的精神、34岁仍然热爱轮滑赛场的精神传递给年轻运动员。”
谈到未来,郭丹说:“4年以后,大家有可能还会再看到我。”
“我想继续留在赛场上让大家看到我,也让大家更了解我喜欢的轮滑项目。”她说,“我觉得很幸运,能找到人生最热爱的运动,并把它变成了一生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