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湛江的“特”字诀为何这么灵?

2025-08-23 09:1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关月

湛江荔枝出口季收官,海外销量劲增近2倍创历史新高;开渔周点燃遂溪江洪旅游热,民宿“一房难求”引客“逐鲜”。(据8月22日《湛江日报》)

廉江荔枝远销海外,出口量、货值同比翻倍创新高;遂溪江洪开渔周爆火,民宿“一房难求”。两件事看似无关,却都因一个“特”字破局,既盘活了本土资源,又踩准了振兴节拍,其背后的“特”字诀,值得深思。

“特”字诀第一招:找准本土资源的“独特卖点”。没有随波逐流的模仿,只有深耕本土的挖掘,这是廉江荔枝“出海”、江洪文旅“出圈”的成功起点。廉江荔枝的“特”,藏在“独有的自然馈赠”里——29万多亩荔枝园产出的“妃子笑”“桂味”,不仅甜分出众,更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培育名单,这份“天生荔质”的优势成了“出海”的底气;江洪文旅的“特”,则落在滨海渔村的风情中——“天光鱼市”的早市烟火、千帆开渔的壮阔场景、赶海拾贝的原生体验,这些带着“海味”的特色,恰好戳中了都市人对“慢生活”的向往。可见,“特”不是凭空创造,而是对本土资源的精准提炼,找到别人没有、自己独有的“卖点”,才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爆款”。

“特”字诀第二招:用市场思维搭好“变现桥梁”。哪个地方没有点自己的特色资源,但若困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特”终究难成气候。湛江的“特”字诀,妙就妙在用市场思维为“特”开路。对荔枝而言,海关与政府联手“全链条护航”:深入田间的“一企一策”指导,让荔枝从种植端就符合出口标准;实时跟踪海外检疫动态,帮企业避开贸易壁垒;更借“荔枝全球品鉴会”“廉江荔枝推介大会”把本土品牌推上国际货架,最终让“良荔”在欧美卖出高价。对江洪来说,当地整合仙裙岛、笑口滩等资源,打造滨海观光带;民宿经营者则瞄准游客需求,推出“自助烹饪海鲜”“带客赶海”等特色服务,把“渔镇风情”变成可体验、可消费的旅游产品。正是这种“特色+市场”的组合拳,让“特”从资源变成收益,真正实现了“好特色卖出好价钱”。

“特”字诀第三招:靠流量赋能放大“品牌声量”。互联网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让“特”被更多人看见,需要流量“大力出奇迹”。廉江荔枝“红”出了国门,江洪文旅“火”到房难求,都离不开对流量的巧借善用。廉江荔枝不仅靠品质赢口碑,更借RCEP协定红利打开东南亚市场,还通过各类推介活动在国际市场刷足存在感;江洪民宿则更直接——运营者靠“海胆兄弟”账号分享赶海日常,积累百万粉丝,吸引粉丝游客不远千里而来。这种流量赋能,不是简单的“网红营销”,而是把“特”转化为可传播的故事:荔枝的“鲜甜”、开渔的“壮观”、赶海的“闲趣”,通过视频、活动等形式走进大众视野,让“廉江荔枝”“江洪渔港”从地域符号变成自带流量的圈粉品牌。流量为“特”拓宽了传播半径,也让“特”有了大展拳脚的市场空间。

从荔枝“出海”到江洪“出圈”,湛江的实践证明:找准“独特卖点”、搭好“市场桥梁”、用好“流量工具”,这套“特”字诀就能激活县域资源,让更多乡镇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编辑:林霖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我市为抗战老战士发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
  • 首家来自中国的农业全产业链互联网企业在美国上市
  • 第33届广州博览会开幕 湛江近两百家企业参展
  • “广湛协作白云·廉江”廉江馆亮相第33届广州博览会:全面展示对口帮扶协作丰硕成果
  • 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暨全运会测试赛场馆布置已就绪 赛事临近氛围浓
  • 探访霞山区菉塘村世基小学——中共广州湾支部遗址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