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代表中国大学生队出战的两名湛江籍跳水运动员莫永华(左)、郑钧之(右),联手夺得世界大运会跳水男双10米台项目冠军后一起领奖。(新华社图片)
北京时间7月23日23时,第32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跳水项目比赛在德国首都柏林全部结束。中国大学生跳水队总共夺得12金8银,其中湛江籍运动员获得8项冠军和4项亚军,“跳水之乡”名不虚传。
22岁的坡头小伙子莫永华在本届世界大运会上夺得男子团体、男双10米台冠军和混合团体、男单10米台亚军。如今的他,又在紧张备战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跳水比赛。
8月27日,记者对莫永华进行了专访。
代表中国大学生队出战世界大运会的湛江籍跳水运动员莫永华。(新华社图片)
【成长】出生于坡头区龙头镇海尾村
7岁被教练看中,与跳水结缘
“我是土生土长的湛江人,是家乡的水土孕育和滋养了我!”
2003年7月,莫永华出生于坡头区龙头镇海尾村,父母是售卖海鲜个体经营户。莫永华的求学轨迹与跳水生涯紧密交织。小学阶段,他就读于湛江市一小,正是在这里,他与跳水结下不解之缘。7岁那年,市跳水队教练到基层选材时,发现了莫永华的体育天赋,让他加入跳水训练。从此,这个湛江少年开启了自己的运动生涯。
进入初中后,为平衡训练与学业,莫永华转入位于广州二沙岛的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开启了“训练+学习”的双线模式。高中阶段,他继续在该校就读,凭借优异的运动成绩,被福建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录取,将对跳水的热爱延伸至专业学习领域,为今后的运动生涯打下更系统的理论基础。
代表中国大学生队出战世界大运会的湛江籍跳水运动员莫永华在比赛中。(新华社图片)
【磨砺】天赋加上名师指导、多年刻苦训练
让他不断进步,屡创佳绩
在莫永华的跳水生涯中,多位教练的悉心指导成为他成长和进步的关键。启蒙阶段,他在业余训练期间师从吴坤鸿、陈建华、陈伟宏教练。由于跳水项目在湛江广受欢迎,当时队里训练的人数较多,三位教练轮番上阵,忙得不可开交。虽无固定专属教练,却让莫永华从不同教练的指导中汲取到更丰富的经验,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2022年初,莫永华迎来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加入广东省跳水队,并师从何威仪教练。何威仪也是湛江籍奥运冠军全红婵在广东队的主教练。在莫永华眼中,何威仪教练不仅是技术上的指导者,更是生活中的引路人。“何教练用多年的经验帮我解决训练难题,还会在心态波动时开导我,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莫永华感激道。
在进入省队前,莫永华早已习惯了高强度的时间管理:每天下午5点放学后,他立刻奔赴训练场,结束训练后回家完成作业,最后才吃上晚饭。这样的节奏,让他从小便懂得“兼顾”与“坚持”的意义。如今,他的主项聚焦男子跳台项目,涵盖单人、双人及个人全能,多项目的训练让他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天赋加上名师指导、多年刻苦训练,终于换来了莫永华在赛场上的亮眼成绩。2022年,他在全国冠军赛男双10米台项目中获得第二名;2024年,他再度拿下全国冠军赛男双10米台亚军,同时斩获男子个人全能冠军,同年还在亚锦赛男单10米台项目中摘得银牌;2025年,他继续保持稳定发挥,又一次获得全国冠军赛男双10米台第二名。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大运会上,莫永华更是夺得2金2银的佳绩。
【乡情】训练之余,喜欢弹钢琴放松身心
祝愿家乡跳水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我和郑钧之从小学起就认识了,我们之间的默契,早已超越了赛场的范畴。所以,在比赛时能够互相配合得很好。”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大运会上,莫永华和队友兼湛江老乡郑钧之并肩作战,夺得男双10米台项目冠军。
除了跳水,莫永华的生活还有别样色彩。他对钢琴有着浓厚兴趣,谦虚地自称“弹得并不好”。在训练之余,弹奏钢琴成为莫永华放松身心的独特方式,为紧张的运动生涯增添了一份文艺气息。
谈及接下来的计划,莫永华的目标清晰而务实。“先集中精力备战训练,完成今年的全运会比赛任务,争取好成绩。”他坦言自己不喜欢定太大的目标,更倾向于“一步一步前进”,先做好眼前的每一次训练、每一场比赛,再逐步规划未来,“入选国家队是每个跳水运动员的梦想,也是更大的荣耀。必须脚踏实地提升自己,才能精准把握住机会。我也想凭借自己的努力,未来登上更大的舞台。”
尽管训练与比赛繁忙,莫永华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乡湛江。他说,非常想念湛江早茶里的肠粉那一口熟悉的味道。“湛江有‘跳水之乡’的美誉,运动氛围特别浓厚。”莫永华祝愿家乡跳水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涌现出新星,继续在国内外赛场上书写辉煌。他将继续勤学苦练,不断突破自我,用更多成绩来回报教练、亲人与家乡父老的支持,为湛江跳水的荣光再添新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