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县在去年9月正式上线“遂溪阳光食堂”平台,覆盖遂溪253所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堂,发动家长和学生全面监督,提出评价意见和建议。(8月27日《湛江日报》)
校园饭堂的餐盘里,装着学生的日常,也盛着家长的牵挂。长期以来,校园餐是不少人的“心病”:家长怕食材不新鲜、后厨藏隐患,学生怨菜品寡淡、口味单一。“遂溪阳光食堂”平台的实践,恰恰用数字化手段破题,既守住了“吃得放心”的安全底线,又实现了“吃得开心”的品质升级,为湛江校园餐治理写下生动注脚。
“吃得放心”,是校园餐的首要前提,也是曾让无数家长悬心的痛点。过去,校园饭堂后厨是“隐秘的角落”,食材来源、储存条件、餐具消毒情况难以知晓,采购环节更是令人担忧。对此,今年我市推进419所公办中小学食堂“陪餐区”加装摄像头,全市1939所供餐学校100%接入市级“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而“遂溪阳光食堂”平台,则更像是上了“双保险”的升级版:一方面,平台不止于“互联网+明厨亮灶”的直观呈现,更将监管延伸到源头——对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自动抓取每日菜价与学校采购清单比对,一旦出现价格异常、食材信息不符等情况,系统立即预警。这相当于给采购链条安了“电子哨兵”,让每一份蔬菜、每一块肉的来源、价格都“晒”在阳光下,从根本上杜绝“采购猫腻”,让家长不用再为“食材新不新鲜”“钱花得值不值”忧心。另一方面,平台匿名评价功能让家长和学生能随时反馈卫生、服务等问题,食堂即时整改,从“被动检查”转向“主动接受监督”,“放心”不再是口头承诺,而是看得见、可验证的事实。
若说“放心”是底线,那“开心”便是校园餐的更高追求,也是曾被长期忽视的合理需求。单调难吃的菜品,不仅会让学生失去食欲,更可能导致挑食偏食,影响生长发育。如果食堂只满足“能吃饱”,却达不到“吃得香”,校园生活也就少了一份应有的烟火气。遂溪的智慧,在于把“学生满意”纳入校园餐优化的核心。大成中学食堂的变化非常明显——“菜谱更新频率明显提升,所有调整均基于学生和家长的留言反馈”。当食堂从“按惯性做菜”变成“按需求做菜”,学生自然从“将就吃”变成“盼着吃”甚至“抢着吃”,“吃得开心”不再是奢望。
从“吃得放心”到“吃得开心”,一字之差,背后却是校园餐管理的深刻转变——不仅要守住安全底线,更要回应师生的情感与需求。当数字化赋能遇上以师生为本的温度,就能让餐盘里的每一口饭,都装着真诚与暖意,这才是校园餐该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