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寻访吴川吴阳白沙岗抗战往事——

村民学生智擒日军飞行员

2025-08-28 16:41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图 记者 林明聪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多年前,两架日机降落在吴川吴阳镇那蒙村边的白沙岗,那蒙村群众及吴阳中学学生曾参与了生擒日军飞行员。

近日,记者实地走访吴阳镇那蒙村,聆听老辈人讲述当年擒敌经过。记者发现,虽然80多年过去了,但这段往事并非只存在于县志的文字和老辈人的记忆中,年轻一代的村民对此也并不陌生。

80年过去,白沙岗的细沙依旧结白。

1941年:两架日机误降白沙岗

沿着吴阳镇乡间道路前行,当一片洁白细腻的沙地出现在视野中时,那蒙村的白沙岗便到了。站在白沙岗边缘望去,触目所及皆是纯白的细沙。已退休的那蒙村党支部原书记陈坤说:“听村里的老人讲,当年这里的沙子就这么白、这么细,‘白沙岗’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里的沙子还是这么白!”

73岁的陈坤表示,他以前曾多次听该村参与生擒日军飞行员的凌德志老人(早几年已过世)等老同志讲起那段往事,对抗日战争时期两架日机误降该村白沙岗一事较为了解。

1941年农历十月初八,凌德志等人吃过午饭,随后到白沙岗附近的禾田里收割。下午3点,忽然听到“轰”的一声,他们不约而同地转头一看,一架日式战斗机斜斜地栽倒在白沙岗厚厚的白沙中间!村民们马上放下手中活,前往看个究竟。大概过了几分钟,不远处又飞来一架日机。该日机在白沙岗上空来回盘旋,没过一会,也像醉汉一般栽到离已坠战斗机约200米处的白沙地上。当时,村民们猜测,日本人应该是把平整、洁白的白沙岗当成飞机场了。

今年80岁的梁杰是吴川市本土文化研究者,他告诉记者,他也多次听说过当年两架日机误降那蒙白沙岗一事,并搜集过这起事件的相关史料。“2015年9月,时年92岁、居住在台湾的倪文达曾在《羊城晚报》发表《中学生智擒日军飞行员》一文,专门谈起了这起事件。”梁杰说。

1941年,倪文达正在吴阳中学读初三。11月26日下午2时许,当听到“两架飞机在那蒙村外沙滩降落”的消息时,倪文达等几个年龄大些的学生,不约而同地向距离学校两公里远的降落点跑去,远远就看见沙滩上停着两架日本飞机。围观的乡民越来越多。其中一名飞行员以小笔记本写下“吴川”二字向倪文达询问,倪文达回复:“广州湾。”

因两地毗邻,日本飞行员信以为真,又问“电报局?”倪文达故作天真之态,胡乱指说有,在旁的欧姓同学也比划手势说有。日本飞行员随即示意倪文达等人带路前往。学生们领他离开坠机,等待时机将其生擒。步行到田畦间,日本飞行员突然伸手往裤袋里掏。学生们以为他要拔枪,非常紧张。幸好他只是掏出手帕擦汗。

此时,赶过来的教务主任林应銮将一把用于自卫的三号左轮手枪交给另一位同学拿着,以防万一。走到上郭村吴家祠前,学生们认为有利时机已到,于是大喝一声,同时向日本飞行员扑过去,抓手的抓手、抱腰的抱腰,他也没有抵抗,只是叽里咕噜叫了几句。

村民看到学生们的举动立刻上前帮忙。该飞行员被擒后曾取笔写道:“井上一飞曹,鹿儿岛人,廿五日由台湾到广州。今飞海口,天阴,能见度差,迫降。”吴阳中学校长李元甫自外急急回校,让大家赶快将俘虏押解到附近的吴阳警察分驻所。第二天,这名日本飞行员被解送化县驻军一五五师转解上级处理。

倪文达文中还介绍到,1942年2月13日,全国各地报纸均引用“中央社重庆十二日电”以头条新闻刊出《中学生智擒敌飞行员,教育部传令嘉奖》的报道,该报道中的地点有误,但参与擒敌同学的名字则一字不差。而缴获的飞机,后经桂林军队派员拆解,说是一架零式战斗机(太平洋战争初期是美军战机的克星),性能甚好,两翼所装的机关炮是刚出厂的。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吾辈自强

据梁杰研究,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机侵扰梅菉、吴川黄坡等地多达数百次。1941年至1942年间,日机侵袭最为频繁,空袭警报往往一日数次。日机的狂轰滥炸,造成吴川大量无辜群众死伤。群众个个人心惶惶,寝食不安,家家扶老携幼,逃往郊外以防空袭。梁杰说,直到如今,我们每年都会在特定的时间拉响防空警报,当警报声响彻城市上空,让人警醒,“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后人铭记这段历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在那蒙村走访时,记者发现,虽然80多年过去了,但这段“生擒日军飞行员”的往事,并非只存在于县志的文字和老辈人的记忆中,年轻一代的村民对此也并不陌生。“我小时候就听村里老人讲过敌机误降白沙岗、村民和学生智擒日军飞行员的事。日本飞机残骸上的小金属片,听说当年村里还有人拿来做成戒指戴呢。”村民杰仔告诉记者,自己的爷爷经常会跟他提起这段历史,他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聚在一起时,偶尔也会聊起这段往事,大家都为村子有这样一段抗战历史而感到骄傲。那蒙村青年阿辉对记者说,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听说过这件事,也从中接受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阿辉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年轻一代更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在陈坤看来,年轻人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和认同,是对前辈最好的告慰。“这段历史不能忘,我们老辈人把故事传下去,年轻人记在心里,这样才算真正留住了这段抗战印记。” 他说,“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再讲起这段故事,更觉得意义不一样。这是那蒙村的抗战印记,也是咱们中国人反抗侵略、不怕牺牲的见证。”

编辑:徐卫民
值班主任:莫松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恋上湾景 吻住云边
  • 持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文明湛江”步伐愈加稳健
  • 烽火夜校薪传不息 抗战精神启迪未来
  • 高水准赛事与滨海风情“圈粉”各地健儿
  • “足球之乡”坡头镇——足球的“世界”都是坡头圩大
  • 合湛高铁全线进入海上施工阶段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