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作为全国重要的水产养殖与加工基地,水产行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建行湛江市分行作为扎根地方的国有金融机构,长期关注水产行业金融服务需求,在持续加大对水产行业的授信支持力度的基础上,针对部分企业对洗钱风险认知不足、内控流程不完善等痛点,强化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协助其防范行业金融风险,为水产行业高质量发展穿上“金融盔甲”。
近日,建行湛江市分行下辖霞山支行联合该行内控合规部,以水产行业“订单周期短、资金往来频繁、跨境结算占比高”的特性为切入点,走进湛江某水产有限公司,开展一场“精准化、场景化、实战化”的反洗钱宣传活动。活动通过拆解行业典型案例、讲解新型洗钱手段,将金融安全知识深度融入企业日常经营场景,为构建湛江水产行业金融安全生态注入“活水”。
活动现场,建行湛江霞山支行张富清金融服务队的青年员工摒弃“大水漫灌”式的通用宣讲,转而采用“行业痛点+案例拆解”的精准讲解模式,让在场的公司管理层及财务、采购等核心岗位员工直呼“干货满满、贴合实际”。针对水产行业高频洗钱风险点,青年员工结合两起行业内真实案例展开深度剖析,包括一起“因未核实下游采购商身份,误为‘空壳公司’提供资金走账通道,最终卷入洗钱案件”及一起“利用跨境海鲜采购的汇率差,通过虚构贸易合同转移非法资金,导致账户被冻结”的真实案例。
“这两个案例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之前总觉得‘洗钱’是电视剧里的情节,没想到日常合作中的一个小疏忽,就能让企业卷入这么大的风险里。”该水产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在听完案例讲解后坦言,此次宣传让她意识到,企业在与新客户合作时,必须把“核实身份、留存凭证”作为硬性要求,不能只看短期利益而忽视风险。
除行业专属风险外,该行工作人员还针对当前社会上常见的新型洗钱手段,结合企业员工的生活场景进行科普,如犯罪分子利用“跑分”平台洗钱以及利用“高薪兼职”幌子,诱骗求职者提供银行卡协助转账取现等,提醒企业员工若遇到此类“天上掉馅饼”的兼职,需第一时间提高警惕,切勿因小利出售、出租个人银行卡、电话卡,沦为犯罪工具。
整场宣传活动持续近两个小时,通过“案例讲解+互动答疑”的形式,让反洗钱知识从“书面条款”变成“可知可感的风险警示”。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此次建行湛江市分行的联合上门宣传,为企业补上了“金融安全课”,后续将结合宣传内容完善企业内控流程,在拓展业务的同时守好“风险防线”。
据悉,此次走进水产企业开展反洗钱宣传,是建行湛江市分行“行业精准化反洗钱宣传”的第一步。未来,该行将继续聚焦湛江当地特色产业,针对农产品、物流等不同行业的风险特性,定制更多场景化宣传方案,通过“进企业、进市场、进园区”等形式,将反洗钱知识送到更多市场主体身边,以金融力量助力地方产业健康发展,共同筑牢区域金融安全生态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