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新课本+本土历史”, 湛江课堂连着家国情怀

教材“上新” 爱国心“闪耀”

2025-09-22 09:04 来源:湛江晚报小湛同学 作者:策划/高玮 朱榕芳 文字/记者潘洁婷 图/记者林石湛 网络图片

教 师:

本土资源搭桥梁,爱国教育“活”起来

教材“上新”啦!今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迎来新变化,新增内容聚焦科学精神、国防意识、民族脊梁与党的领导等主题,以鲜活内容为学生厚植爱国情感。记者走访湛江多所中小学,对话本地教师与学生,倾听他们对教材“上新”的看法。

“新教材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的‘爱科学 学科学’单元,通过漫画和故事讲述科学家的探索历程。课堂上,孩子们常常举着课本好奇地追问‘空间站是怎么建成的’。他们主动探究的热情,正是教材激发的效果。”湛江市第十七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陈老师从教十余年,她坦言,以往的课本概念略显抽象,对比之下新教材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让爱国主义教育具象化。

在麻章中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罗老师在讲授“军强才能国安”一课时建议学生走进军事博览园学习参观。“教材中指出,‘强大的人民军队是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强后盾’。学生们若能亲眼看到博览园中陈列的退役军舰、战机,结合湛江港口的海防历史,再对比今日港口的繁荣景象,他们便能更真切理解‘军强则国安’的内涵。”

语文课堂中,新增课文成为家国情怀的“情感纽带”。坡头区第一中学语文教师郑老师在讲授《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时,计划融入湛江籍航天科研工作者的事迹,组织学生分组模拟“太空舱对话”;带领学生借助湛江科技馆的天文设备,感受“中国天眼”FAST的观测原理。“课文并不是只有抒情的文字,而是通过生动真实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与担当。学生在分析文本、联系本土案例的过程中,爱国情感自然生根发芽。”郑老师表示,教材更新不仅扩充了教学资源,更推动了教学理念的革新——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全面融入文本解读与实践活动。

历史教材的调整,则让“红色基因”传承更加坚实有力。湛江市第七中学历史教师李老师指出:“以往讲述全民族抗战,多侧重于时间脉络。此次教材充实‘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相关内容后,我们可以结合湛江本地的抗战历史,比如遂溪抗日根据地、南路人民抗日游击队的英勇事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赢得抗战胜利’。”这一调整使历史叙事更全面、更深入,借助本土红色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从身边的历史记忆中汲取爱国力量。

学习了“全民族抗战”相关内容后,八年级学生小欣有了更深体会。“以前只知道抗战艰难,学了课文,听老师讲述遂溪抗日根据地的历史,才知道很多湛江人当年跟着共产党保卫家乡。这让我真正明白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课后,她还与家人走访湛江人民抗法斗争纪念馆,“看到前辈用简陋武器守护家乡,特别感动。如今生活好了,我们更应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用行动报效祖国,把湛江建设得更好。”

学 生:

课本里看见“大中国”,种下报国“小种子”

“我最喜欢‘爱科学 学科学’单元,里面讲了科学家克服困难开展研究的故事,太令人敬佩了!”湛江市第八小学三年级学生小遥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展示课本插图,“老师还说,在湛江很多科研人员从事海洋和热带农业研究,我也要成为科学家,用自己的智慧力量,保护家乡的大海,让祖国更强大。”在小遥心中,科学家是与家乡发展相连的“真实英雄”。

学习《军强才能国安》一课后,湛江市第五中学的思彤对“国防”有了新认识。“以前我觉得国防是军人的事,离我们很遥远。学了这一课,再看到湛江港每日来往的商船,我才明白,正是军队的强大保障了我们能安心上学、生活。”她和同学一起搜集湛江海防的资料,“看到国家海军日益强大,湛江港口越来越繁忙,内心特别自豪。爱国不只是一句口号,好好学习、保护家乡环境,也是在为国家作贡献。”

语文新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力量”。湛江市第二中学八年级学生俊浩说:“读《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时,我仿佛和航天员一起‘飞’进了太空,看到他们在站内工作生活,觉得特别神奇。原来航天离我们这么近,我觉得,无论将来学什么干什么,都要像他们一样为国家出一份力。”

加强思政学习。

家 长:

孩子懂得“爱家国”,教育温度看得见

湛江市民黄先生是一名八年级学生的家长。谈起教材“上新”,他坦言最初并未特别留意,直到孩子的变化让他“眼前一亮”。“近期他学习了新课文,还结合九三阅兵和我讨论,主动找相关的电影和书籍来看。看到他为祖国骄傲,我也很欣慰,希望他能为祖国而去努力奋斗!”黄先生说。

另一位三年级学生家长陈女士对教材“贴近孩子视角”的设计称赞有加:“我儿子在官渡中心小学读三年级,这学期回来主动讲起科学家的故事,还说‘妈妈,我以后要当科学家,保护湛江的大海’。”陈女士认为,教材“上新”不仅在传授知识,更在孩子心中悄悄埋下“爱家乡、爱祖国”的种子。“孩子现在常跟我说,好好吃饭、认真读书,将来建设家乡与祖国,就是爱国。这种具体而温暖的认知,比任何空洞的说教都更有力量。”

教材“上新”,不仅是内容的更新,更是育人理念的升级。从教师融合本土资源的“创新教学”,到学生立足家乡的“主动成长”,让爱国主义情感从书中“走向”每一个孩子的生活中,浸润童心,引导他们成长为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

编辑:倪婉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海藻黄金宴:强技加身 点藻成金
  • “黄医生”造访湛江北站
  • 赵立坚微博晒湛江鹭洲大桥 白鹭与风电共舞,网友直呼“想出发”
  • 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建设文明健康湛江
  • 湛江湾畔热潮涌!三大文旅项目勾勒滨海文旅新蓝图
  • 岭师附中麻章学校合作办学正式签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