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农村生活废水变“肥水”

——徐闻建起湛江首个农村“资源驿站”

2025-09-22 09:33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简陈明

“你看这处理后的水多清亮,浇菜肥得很!”在徐闻县曲界镇高坡村委会那朗村,村民指着污水处理设施流出的清水笑道。不远处的田洋村,菠萝形状的建筑雏形初现,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光,这里正加紧建设湛江市首个“驿站型”农村污水治理项目——“资源驿站”。一边是“废水变肥水”的生态循环,一边是“治污+服务”的功能融合,徐闻正用创新解法答好农村污水治理的民生考题。

田洋村文旅沃土上的“资源驿站”

驱车驶入田洋村,火山口盆地的开阔地貌与“菠萝的海”的绿意遥相呼应,两旁古水杉挺拔林立。“这得天独厚的农文旅资源,正是‘资源驿站’的底气。”徐闻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高越飞指着施工现场介绍。作为徐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第一批专项债项目试点,田洋村投建的A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资源罐)与强化预处理罐,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20吨。

更亮眼的是其“多功能合一”的设计——由院士团队量身打造的驿站,整合了光伏储能、汽车充电桩、旅游服务、徐闻优品展、休闲书屋等多重功能。单是充电桩,预计每年就能为村集体增收7.5万元。而光伏储能发电更让污水处理运维成本近乎归零。

这种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EOD开发模式,彻底颠覆了村民对污水点的刻板印象。“以后这里不是臭水沟,是能歇脚、能购物的漂亮驿站!”村民对菠萝造型的驿站充满期待。

那朗村“分区治污”变废水为“肥水”

如果说田洋村走的是“文旅融合路”,那朗村则闯出了“生态循环路”。这个800人的村落里,三处污水处理设施正平稳运转,30吨/天的微动力处理点通过管网收集污水,经定时清渣、调节池沉淀后,由光伏发电驱动的电控柜持续曝气净化,最终输出的“肥水”可直接灌溉农田。

以前的处理点没考虑地势和人口密度,管子堵、污水冒,村民意见大。如今那朗村按人口分区施策:200户以下片区设16吨/天资源化利用设施,200户以上片区配30吨/天微动力站点,实现污水零排放。“现在浇地不用买化肥,污水成了宝!”村民的抱怨变成了夸赞。

分类施策破解“建养两难”

按照《湛江市2025年民生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徐闻需在年内完成141个新建项目、318个改造提升项目,覆盖14个乡镇。

传统污水处理点常因“脏臭占地”遭村民抵触,且“建得起、养不起”的运维难题长期困扰乡村。如何让治污工程既接地气又可持续?徐闻把创新突破口选在了资源禀赋独特的田洋村。

针对人口少、收纳体充足的村落,用16吨/天资源化设施处理出达三级排放标准的肥水;针对人口集中区域,靠资源罐一体化设备采用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水质达国标一级B、省标一级,可作为二类水排放。

从“臭水横流”到“清水润田”,从“单一治污”到“资源再生”,徐闻的“污水治理+景观再造”模式,既破解了农村治污“建不起、养不起”的困局,更激活了乡村闲置资源。


编辑:林霖
值班主任:苏碧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海藻黄金宴:强技加身 点藻成金
  • “黄医生”造访湛江北站
  • 赵立坚微博晒湛江鹭洲大桥 白鹭与风电共舞,网友直呼“想出发”
  • 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建设文明健康湛江
  • 湛江湾畔热潮涌!三大文旅项目勾勒滨海文旅新蓝图
  • 岭师附中麻章学校合作办学正式签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