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湛江市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夜市圆满收官

医心不散场 健康永相伴

2025-10-12 21:59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文/记者何有凤 黄文朗 实习生肖楷佳 谢雨薇 图/记者李忠 视频/记者陈广灏 李嘉斌

10月12日晚近10点,随着最后一波市民带着养生好物与健康建议满载而归,为期两天的湛江市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夜市暨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正式落下帷幕。这场融合传统与现代、集纳惠民与科普的健康盛宴,以近百个展位、八大功能区的丰富体验,吸引数万市民参与,用专业服务与暖心互动,为港城的金秋画上了温暖句号。

名医热度不减  星光点亮百姓健康路

活动的第二晚,名中医义诊区的“星光”依然璀璨。首日的盛况通过市民朋友圈广泛传播后,12日晚前来“寻医问药”的市民热情不减反增,各诊位前迅速排起了有序的长龙。

回顾两天的夜市时光,从烈日当空的筹备到暮色四合的热闹,每个角落都洋溢着健康活力。名中医义诊区始终是最受追捧的“健康高地”,首日广东省名中医蔡柏、刘晖等为市民定制秋冬养生方案,次日钟康华、黄霞等接续坐诊,针对颈肩腰腿痛、妇科疾病、呼吸顽疾等提供专业诊疗。一张张处方笺承载着中医的温情,也让“家门口看名医”的心愿照进现实,使得众多市民“急难愁盼”的健康问题得到现场解答。

“这个夜市将全市最优质的中医资源都汇集在这里了,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级的医疗服务,这样的中医药惠民活动太实在了!希望以后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市民刘女士频频点赞。

理疗体验区的“滋滋”艾灸声与智能设备的运转声,构成了夜市独特的“健康交响乐”。传统拔罐、艾灸让市民感受古法理疗的魅力,按摩机器人、艾灸机器人则凭借精准的服务圈粉无数,年轻群体纷纷排队体验“科技+中医”的新奇组合,感受“科技养生”。

两天来,不少上班族特意赶来缓解肩颈疲劳,“逛夜市顺带做理疗,既放松又养生,比去养生馆方便多了”,刚结束按摩体验的市民李先生说。

药食同源品鉴区里香飘四溢,补气汤、祛湿茶、健康奶茶、东阿阿胶饮品、化橘红茶、艾心茶、胡椒猪肚鸡汤……一款款精心烹制的养生美味让人目不暇接,让市民“大饱口福”。中医药产品体验区里,刮痧膏、姜荷按摩精油等产品热销,甚至“卖断货”。

体验持续升温  文化认同感倍增

相比首日,12日晚的各个体验区显得更加热闹纷呈,市民的参与度更高,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也更深入。

活动现场,除了传统的拔罐、艾灸持续受欢迎外,前来体验智能中医设备的市民较前日明显增多。刚体验完智能中医四诊仪的李女士拿着体质报告说:“昨天看新闻说有很多智能设备,感到很新奇,今天自己也来试试,这个报告让我第一次这么直观地了解自己的体质特点。”

而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更是这场活动的“隐形收获”。中药材辨识区里,家长带着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触摸当归、闻嗅陈皮中解锁“本草密码”;DIY的中医香囊成了最受欢迎的“文化纪念品”;康养互动区的八段锦教学热闹非凡,不少市民跟着专业老师学练养生功法;科普区通过“神农尝百草”故事与秋冬防燥技巧讲解,一本本健康手册变成了市民手中的“生活指南”。

“原来中药就在我们身边,泡茶、做药膳都能用,今晚学习了很多方法,以后会多试试这些养生吃法。”市民张阿姨说。

健康不落幕  中医惠民将持续“在线”

本届为期两天的夜市虽已落幕,但中医药文化惠民的脚步并未停歇。10月18日至19日,活动将走进校园,在湛江中医学校和湛江科技学院中医药学院继续开展系列精彩活动。

届时,市民可参观粤西地区最大的湛江中医药博物馆,欣赏3000余件馆藏珍品;在湛江科技学院中医药学院,不仅能漫步中草药种植园,还能体验中医IT机器人按摩等创新项目,市民能近距离了解中医药的教学科研过程。

“从夜市到校园,我们希望通过不同场景的转换,让中医药文化以更多元的方式融入市民生活,实现让中医药走进生活、惠及百姓的初衷。”活动组委会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一场文化活动,更是一项长期的民生工程,我们将持续探索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新路径,让更多人感受中医的魅力,让这份千年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夜幕深沉,金沙湾的海风依旧轻柔,广场上的药香虽渐散去,但中医药文化的种子已在万千市民心中生根发芽。

编辑:倪婉婧
值班主任:莫松萌
值班编委:林小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各大重点项目争分夺秒复工复产
  • 湛江北站南侧跨湛江大道桥梁 桥面铺设已接近尾声 
  • 廉江干群同心织密复产“保障网”
  • 湛江“爱国卫生日”持续发力 全力守护健康家园
  • 55小时昼夜鏖战!贵州电网2100人星夜援湛,156村重燃万家灯火
  • 湛江市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夜市圆满收官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