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姐姐,学校的社团活动好丰富,我还参加了志愿者服务队!”近日,一通回访电话里传来小凯(化名)兴奋的声音——就在一年前,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时,是霞山检察院检察官为他点亮了一盏灯。
这盏灯源自一次深入的“家庭诊断”,而这也是霞山区检察院构建多元协同保护体系,合力破解未成年人背后家庭教育难题的一个暖心缩影。
整合资源协同发力
开出个性化家庭教育“处方”
一年前,霞山区检察院受理小凯的案件后,办案检察官并没有就案办案,而是委托司法社工对小凯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等进行了全面调查。
调查发现,小凯与父母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小凯的父母以简单的斥责代替了耐心的引导,并用电子设备取代了亲子陪伴。为此,检察官开出了一份个性化的《督促监护令》和家庭教育指导,明确要求小凯的父母参加家长课堂,学习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技巧,并安排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对之进行亲子关系修复辅导。
小凯的转变,是霞山区检察院构建多元协同保护体系,合力破解未成年人背后家庭教育难题的一个暖心缩影。霞山区检察院联合区委政法委、妇联、关工委、教育、民政、共青团等多方力量,共同搭建“信息共享、线索移交、联合帮扶”的工作闭环,并以霞山区妇联牵头制定《霞山区家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携手打造“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服务站点”,构建覆盖“区、街道、(村)社区”的三级服务体系,为家庭教育指导提供了坚实的实体平台,真正走到了孩子和家长的身边。
2025年,霞山区检察院已委托司法社工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社会调查36人,实现“一案一评估”,并针对调查发现的家庭监护缺失、教育方式不当等突出问题,发出《督促监护令》20人次。
深耕“检察+”专业化帮教模式
助力改善未成年人家庭生态
对于涉嫌盗窃的小军(化名),检察官办案中发现其母亲改嫁后,小军跟着外婆一起生活,从小缺乏父母的陪伴及教育的他不愿上学,外出打工期间盗窃了他人的钱财。就此,检察官经多方联系找到小军的母亲,向其发出《督促监护令》,并联合司法社工对其开展思想教育,督促其加强对小军的关心关怀与监管。如今,小军与母亲一起居住并由母亲监管,并在检察官的督促下回归校园。
从检察院、妇联等部门,到专业司法社工、志愿者协会、心理咨询师共同组成了帮教小组,对涉案未成年人实行一人一方案精准干预……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帮教内容远不止于法治教育,更延伸至沟通技巧、亲子关系修复、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旨在从根源上改善家庭生态,为孩子的回归铺就温暖坚实的路。2025年,霞山区检察院为7名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提供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并未止步于“事后补救”,更着眼于“源头预防”。该检察院还通过“法治进校园”、“检察开放日”、“模拟法庭”等生动形式,将家庭教育指导的关口前移,2025年已开展各类普法活动36场,并依托霞山区家庭教育普法驿站,联合区妇联等部门和单位到全区各街道,开展家庭教育课12场。这些课程紧贴实际,涵盖了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如何识别孩子的心理危机、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秘诀、强制报告制度宣讲、预防性侵害等丰富内容,从源头上努力减少因家庭教育不当或缺失引发的问题。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