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从荒弃珊瑚瓦屋到农文旅标杆

——徐闻南极村艺术家部落农文旅融合发展

2025-10-17 08:3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图记者简陈明

徐闻南极村艺术家部落。

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县角尾乡,有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南极村艺术家部落。它的前身是渔民用珊瑚石和瓦片搭建二十几座低矮瓦屋的荒芜渔村。半个多世纪后,这些饱经海风侵蚀的珊瑚石瓦屋,成为撬动当地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金杠杆”。

从荒弃瓦屋到农文旅地标,从单一渔村到“农文旅融合样板”,它以“艺术乡建”为笔,书写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篇章,先后被评为广东首批十大最美民宿、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点、广东省金宿级乡村民宿,2025年入选广东省乡村旅游消费热点榜单。

从荒弃渔村到艺术家部落

2016年,应徐闻县打造中国大陆南极村指挥部邀请,设计师连君携手艺术界人士开展南极村“艺术乡建”改造。遵循“不砍树、不占海,就地改造”原则,升级旧瓦屋、美化海岸、保护生态,建成灯塔图书馆、艺术工坊、诗歌创作室、画喜吧及艺术家民宿等。

改造满是巧思,旨在唤醒渔村记忆。工匠们保留了珊瑚石墙体的原始肌理,只是用水泥细心填补裂缝;废弃的渔船被改造成民宿的接待前台,船桨成了墙面装饰;旧渔网经过艺术加工后成了庭院里的隔断;海边贝壳镶嵌在窗台,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同时,大家自发整治环境,清理海岸垃圾、种植木麻黄树、修复珊瑚礁生态。

随着改造的深入,各类设施落成,艺术家部落正式成形,成为融合海洋文化与当代艺术的文化地标。这些建筑与渔村的生活紧密相连:灯塔图书馆的书架上,既有文学名著,也有渔民自编的《赶海手册》;艺术工坊里,艺术家教村民制作珊瑚手工艺品;诗歌创作室的墙上,贴满了游客们写下的短诗。在这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融入了柴米油盐的生活中。

艺术家部落吸引众多文化艺术人才入驻,包括知名乡村设计师连君、国际诗人黄礼孩、非遗项目传承者陈国玉等。他们将艺术风格融入主题民宿设计,打造书画、陶瓷等特色客房,并通过摄影展、诗歌朗诵、“灯塔故事会”等文化活动,让这里成为乡村文化与海洋文明碰撞的舞台。

目前,艺术家部落拥有8个主题民宿,内部设施包括茶室、书吧、餐厅、咖啡厅和观景台等,能够同时容纳约100人入住。

政策与市场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

艺术家部落的崛起,并非偶然的“艺术实验”,而是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同频共振的结果。2017年,徐闻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打造艺术家部落精品民宿群,提升南极村旅游知名度”,为部落的发展注入了政策强心剂。

2018年,艺术家部落被广东省旅游局评定为首批“广东十大最美民宿”,成为广东乡村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2019年,湛江市政府召开《南极村风景资源开发和旅游发展概念规划方案优化建议》评审工作会议,明确将艺术家部落所在区域规划为“特色民宿聚集区”。这一规划不仅为艺术家部落的发展划定了清晰的方向,也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和创业者的目光。同年,艺术家部落所在的放坡村,凭借独特的文旅资源,被评定为“广东省50条文化旅游特色村”,年均接待游客量突破100万人次。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下,艺术家部落的产业链不断延伸。除了精品民宿,当地还发展起了海鲜餐饮、手工艺品销售、研学旅游等产业。村民有的开起了特色餐厅,有的加入了手工艺品合作社,有的成了研学导游,曾经“靠海吃海”的单一收入结构,变成了“多元增收”的良性循环。据统计,截至2024年,放坡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较2016年增长了3倍多。

艺术魂力让渔村“乡味”更浓

10月15日,记者走进艺术家部落,艺术气息扑面而来。“画语间”民宿里,墙面挂满了本土画家的海洋题材作品,客房的地毯上印着珊瑚图案;“听海轩”民宿以民谣音乐为主题,客厅里摆放着吉他、手鼓等乐器,夜晚常有游客和艺术家即兴弹唱;“光影居”民宿则是摄影爱好者的最爱,房间里配备了专业的摄影设备,屋顶的露台是拍摄海上日出日落的绝佳位置。

“灯塔故事会”是南极村颇具人气的文化活动之一。每当夜幕降临,村民和游客会聚集在灯塔图书馆前的广场上,听艺术家们讲述海洋的故事、乡村的历史,或是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

以多元农文旅融合产品为依托项目,以乡村农业与海洋经济为基底,开发了珊瑚礁科普、传统制盐体验、赶海文化探索等项目,让游客深度感受海洋生态与农业遗产的魅力;以创意农业与休闲度假为核心,打造主题民宿及配套的餐饮、咖啡厅、观景台,满足了游客休闲度假需求。

艺术家部落化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艺创作基地”等多元阵地,通过“灯塔之光”公益课堂、文艺沙龙等活动,涵盖文学、音乐、绘画等领域。

除了文化活动,艺术家部落还注重文化品牌的长效建设。灯塔图书馆建立了公益性助学会,为村里的留守儿童提供免费的课外辅导;开设的“灯塔之光”公益课堂,邀请艺术家们教授音乐、绘画、诗歌创作,引导孩子们发现身边的美。

示范带动让渔村形成特色民宿群

艺术家部落秉持“文艺之光点亮南极村”理念,构建“资源、产业、治理、生态”四位一体创新模式,通过建筑活化、青年创业、行业协作与文化艺术赋能,实现了从单一民宿经营向“民宿+文创+科普+公益”多元业态的转型。其不仅自身成为旅游热点,更辐射带动了周边餐饮、手工艺、农产品销售等产业发展。

通过民宿集群、文创工作室的打造,带动农林牧渔与手工艺、餐饮等产业协同发展,如开发传统制盐体验项目,既传承了农业文化遗产,又拓展了农业产业链,直接带动1000多人就业,涵盖管理、服务、销售等岗位,同时通过妇女手工艺品销售、农产品推广、公益书吧联动等方式,为村民创造了多元增收渠道,返乡青年创立的途遇文创工作室便是典型,其探索的老盐茶饮等业态为更多村民提供了机会。

以生态教育与文化体验为延伸,通过灯塔图书馆的公益助学会、珊瑚礁保护区研学活动,实现了生态教育的落地;以民俗节事与艺术活动为纽带,举办摄影展、诗歌创作、文创市集等活动,让艺术与民俗深度融合。

艺术家部落打开了徐闻发展民宿行业的新路径。在其示范效应下,角尾乡从2015年的1家民宿发展到2025年的120多家,客房达1000多间,形成了具有特色和艺术感的民宿群。

未来,艺术家部落计划打造“珊瑚文化博物馆”,进一步挖掘当地的海洋文化;推进“民宿+研学”“民宿+康养”等新业态,拓展文旅产业的深度和广度;加强与周边村落的合作,打造“南极村文旅集群”,带动更多乡村实现振兴。

编辑:唐嘉心
值班主任:苏碧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2025廉江家电秋季(广州)博览会启幕 链全球资源加速“品牌出海”
  • 刺身级生蚝宴:技高一筹 鲜闯高端
  • 湛江家电借力广交会平台举办专场采购对接活动
  • 麻章区“百千万工程”赋能教育,多校扩容增5870个学位破解“入学难”
  • 牛油果在廉江塘蓬试种成功
  • 破圈•跃升•出海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