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为中医药文化培育“年轻认同”

2025-10-21 09:49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林无涯

10月18日至19日,在湛江科技学院中医药学院,市民与“小记者”共赴本草文化盛宴。(据10月20日《湛江日报》)

中医药文化夜市的热闹才刚刚散去,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又拉开了帷幕。这次活动,通过更加适合青少年认知习惯的方式,让中医药从“遥远的传统文化”变成了“可亲近的生活元素”,也为中医药文化培育了一种“年轻认同”。

培育“年轻认同”,首在打破“认知壁垒”,用体验式启蒙代替生硬说教。对青少年而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往往不在于其“古老”的标签,而在于能否与自身生活产生真实联结。30余组小记者家庭在本草园里沉浸式辨药,在文化长廊追问中医典故,这种“触摸式”体验远比书本知识更具感染力。传统文化的传承,最怕陷入“长辈认同、青年疏离”的断层,而校园行通过DIY标本、中医药“你画我猜”等趣味形式,将抽象的本草智慧转化为可操作、可分享的体验活动,让青少年从“被动听”转向“主动探”——当传统不再是书本里的抽象概念,而是能带来新鲜感、成就感的探索对象,兴趣就渐渐地培养出来了。

培育“年轻认同”,需打开“青春频道”,让文化传播符合青少年需求。青少年群体对文化的接受,往往拒绝“高大上”的灌输,更青睐平等、有趣、有用的互动。校园行活动的突破,在于将中医药文化的表达,切换为青少年熟悉的“青春频道”:它不强调“传统的厚重”,而是突出“体验的趣味”;不执着“理论的艰深”,而是注重“价值的实用”。湛江科技学院专家团队研发健康产品免费试用,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的名中医团队现场义诊,化州合作社的橘红茶供品尝——这样的场景,很符合年轻人的社交分享需求,当中医药文化体验能转化为健康知识、文创作品,甚至是可分享的“朋友圈”,他们便会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参与者”变成“传播者”。

还有一点很值得点赞,就是艾灸机器人、按摩机器人的“科技范”吸引了年轻人驻足。青少年是数字时代的原生居民,对科技的敏感度远高于其他群体。校园行中科技与传统的融合,绝非“炫技”,而是用青少年熟悉的科技语言,解读中医药的传统智慧:不必先理解“经络理论”,也能通过机器人体验到中医理疗的效果;不必先掌握“本草知识”,也能通过创新产品感受到中医药的现代价值。这种“科技为表、传统为核”的融合,既保留了中医药的精髓,又契合了年轻人的认知习惯,让“老传统”在青少年眼中有了“新魅力”,继而“路转粉”。

中医药文化夜市以“烟火气”为媒,让义诊、药膳融入休闲生活;中医药文化校园行则以“认同感”为基,通过种植园辨识、标本DIY等体验,将知识转化为兴趣……期待中医药文化传播能“解锁”更多新鲜场景,收获更多“年轻认同”。

编辑:梁海飞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进度条刷新  广东“巨型水碗”即将封顶
  • 巴斯夫全新新戊二醇(NPG)装置在湛江投产
  • 廉江市城北街道中心学校:在少年们心中植下足球的种子
  • 雷州市: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
  • 广东医附二院举办基层医师技能提升培训班
  • 2025年全国公开水域蹼泳全民健身大赛(广东站)在湛江开幕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