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为海岛型乡村发展提供生动样本

2025-10-21 15:53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纬杭楷(遂溪)

近年来,经开区立足硇洲岛的资源优势,推动硇洲岛文旅大开发。全岛现有民宿151家,民宿产业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据10月20日《湛江日报》)

硇洲岛民宿经济的发展,是政策精准引导与地方资源禀赋深度融合的典范。通过“美丽庭院”到“幸福产业”的转型升级,硇洲岛探索出一条以政策为牵引、以融合为路径、以共享为目标的乡村振兴新路,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湛江经开区坚持规划先行,以“美丽庭院”创建为切入点,通过奖补激励、技术帮扶等方式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实现环境提升与产业培育同步推进。同时,出台民宿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建设标准与特色定位,避免同质化发展。创新推行“党建+文旅”模式,强化基层组织在项目协调、资源整合中的引领作用,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村民参与”的三方联动机制。政府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引入专业运营与品牌管理;村民通过房屋出租、自主经营、入股分红等方式深度参与,切实分享发展红利。推行“美丽庭院+”利益联结机制,将庭院美化成果转化为经济收益,增强群众内生动力与政策可持续性。

注重民宿与农业、生态、文化的深度融合,打造集住宿、餐饮、观光、购物、体验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政策鼓励差异化发展,支持民宿融入渔村文化、火山地质、海洋生态等本土元素,形成特色品牌。通过节庆活动、非遗展示、农事体验等方式丰富产品供给,提升附加值与游客黏性。

坚持生态红线底线,严格落实红树林保护、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管控等环保要求,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并进。建立民宿服务标准体系,加强从业人员培训,规范经营行为,提升服务质量。推动绿色建筑、垃圾分类、节能改造,倡导低碳运营模式。

硇洲岛实践表明,乡村振兴需以激发内生动力为核心,变“输血”为“造血”;以系统集成提升政策效能;以因地制宜凸显地域特色。未来应在品牌塑造、数字赋能、生态补偿等方面深化政策创新,推动民宿产业向高品质、智能化、可持续方向升级。

硇洲岛通过政策引领与融合创新,成功将生态与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走出了一条兼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振兴之路,为海岛型乡村发展提供了生动样本。

编辑:倪婉婧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进度条刷新  广东“巨型水碗”即将封顶
  • 巴斯夫全新新戊二醇(NPG)装置在湛江投产
  • 廉江市城北街道中心学校:在少年们心中植下足球的种子
  • 雷州市: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
  • 广东医附二院举办基层医师技能提升培训班
  • 2025年全国公开水域蹼泳全民健身大赛(广东站)在湛江开幕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