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旺海杯”第四届渔菁英挑战赛决赛在广东海洋大学开幕。广东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杨洲,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郭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解绶启,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国兴,大连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文合,广东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调研员杨立群等出席开幕式。广东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谭北平主持开幕式。

本次大赛是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下,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专门面向在校研究生的全国性赛事,秉承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参与为支撑”的运作模式,旨在通过竞赛和激励的方式,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高层次人才自主创新进程,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

杨洲表示,本届赛事共有41所高校、93支队伍、440名师生经过初赛遴选齐聚于海大、同台竞技。要以赛事为窗,展现海大人“耕海牧渔”的传承与担当,为海洋强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注入青春动能。回望90年办学历程,广东海洋大学始终与国家海洋事业同呼吸、共命运,以“坚守”立根,以“创新”赋能,在南海之滨书写了“以海育人、以才兴海”的篇章。渔菁英挑战赛与广东海洋大学的相遇,正是“坚守”与“创新”的双向奔赴。赛事倡导的“科技强农、创新兴渔”理念,与海大九十载办学初心使命高度契合;同学们带来的创新方案,也正是当下渔业产业发展最迫切的需求。海大已做好充分准备,会以高质量的服务、高规格的保障,为大家搭建交流切磋的平台,让每一支队伍都能在赛事中展现才华、收获成长,留下一段难忘的海大记忆。
刘文合表示,渔菁英挑战赛自2019年启动以来,尤其自2021年起,与“科技小院”“牛精英”“科技作品”“志愿者技能”等其他4个专项研究生赛事作为“乡村振兴科技强农+”的子赛事,被纳入国家级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这对我国农林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实践育人和创新创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渔菁英挑战赛”始终秉持初心,常办常新,赛事规模节节攀升,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目前已成为全国海洋水产领域研究生展示才华、行业企业遴选人才的重要窗口,也是高校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动实践。
杨立群表示,在广东渔业人才培养的版图中,广东海洋大学无疑是最坚实的“基石”之一。作为扎根南海、深耕海洋教育的高校,广东海洋大学始终以“服务海洋事业、培育行业英才”为己任,把课堂延伸到渔区一线,把科研聚焦到产业痛点,培养的一代代学子,带着“懂技术、接地气、能解难题”的特质,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渔业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希望学子们以本届赛事为契机,把创新思维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既练就解决实际问题的“硬本领”,也涵养扎根海洋事业的“真情怀”;更希望学子们能借助“百万英才汇南粤”的东风,感受广东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决心与活力。省教育厅研究生处也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推动高校进一步对接海洋经济发展需求,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让教育更“贴”产业;另一方面,也将积极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政策,为优秀研究生人才在粤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支持,让更多“渔菁英”能在广东这片热土上发光发热。
郭鑫表示,渔菁英挑战赛是推动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本届赛事内容更加聚焦“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蓝色粮仓”等国家战略需求,推动水产育种、智慧养殖等前沿技术与产业实际紧密结合;赛事规模和质量再上新台阶,参赛高校和团队数量持续增长,项目覆盖领域更广、实践性更强,充分展现了渔业领域研究生教育的活力与潜力。希望学子们以此次赛事为契机,践行“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的要求,以此次赛事为起点,承匠心,创未来。全国农业专业学位教指委和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将持续推动涉海涉渔高校教育资源与渔业产业资源深度融合,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让更多“渔菁英”从赛场走向产业一线,为农业强国、海洋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参赛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学生李立贤宣读了《文明竞赛公约承诺书》,大赛专家委员会代表、吉林农业大学王桂芹老师宣读了《评委公约承诺书》。
开幕式之后,25日上午进行了专业知识竞赛,25日下午进行专业技能竞赛,26日上午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竞赛和颁奖典礼暨闭幕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