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西大地,湛江科技学院中医药学院以科研成果为支撑,在人才培育、科研转化、社会服务领域多点突破,成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地方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书写着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的生动答卷。
颜文贞教授为护理学子授课。
订单育才+本土课程
锻造本土中医药队伍
为破解“课堂与实践脱节”难题,该学院联动赤坎区卫健局、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同德药业等单位共建实践基地,创新“订单式培养+定向实习”模式。企业与医疗机构提前介入课程设计,定制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深入诊疗一线、研发车间锤炼实操能力。这种“学用结合”的培养模式成效显著,今年学院毕业生在湛江及粤西地区成为本地中医药队伍的“新鲜血液”。
课程设置紧扣地域特色,《湛江地区常见热带病中医药防治》等本土课程,由中医专家结合气候特点详解疟疾、登革热等病症的辨证方法;实验室里,学生专注研究广藿香、广金钱草等南药种植技术,让知识更“接地气”。
田间科研+产学研融合
让南药成果“落地生金”
学院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科研创新成效显著。2025年,“东方仙草”团队的《灵芝绿色栽培赋能产业振兴》项目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广东省分赛金奖,该项目已在粤西乡村推广,助力农户增收。
科研团队扎根南药基地,开展药材病虫害防治与质量控制研究;与企业合作研发的中成药获国家批准文号并广受认可,姜荷按摩精油进入临床试验,南药健康食品成消费新宠……一系列成果,让“科研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2025年6月,学院与赤坎区卫健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聚焦药食同源产品研发,为地方生物医药产业注入动能。
该校医学生在三甲医院参加见习活动。
义诊下乡+文化传播
把健康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学院每年组织200余支实践队、2000余名师生深入基层,开展义诊与健康服务,提供血糖检测、推拿理疗、养生方案定制等服务,手把手教学八段锦等养生功法。
同时深耕中医药文化传播:校园内文化长廊系统展示中医发展历程与炮制技艺,文化节上标本制作、知识竞赛等活动精彩纷呈;师生走进中小学,通过辨识草药、制作香囊等趣味活动,让青少年感受中医药魅力。
从培育本土人才到转化科研成果,再到开展基层服务,湛江科技学院中医药学院以守正创新的担当,让岐黄薪火在粤西持续传递,为“健康湛江”建设与乡村振兴注入强劲中医药力量。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