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平安湛江”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称,11月3日,赤坎公安分局接到一条“飙车炸街”线索,称11月2日清晨6时许,有一伙青少年在赤坎区军民路附近“飙车炸街”。11月4日,赤坎公安分局组织警力展开抓捕行动,悉数抓获9人。
深夜街头,引擎轰鸣声划破宁静;道路之上,飙车族追逐竞驶、“翘头”炫技,不仅严重扰民,更将自身与他人的生命安全抛诸脑后。湛江公安日前快速查处一起青少年“飙车炸街”案件,9名违法行为人悉数落网,8人被行政拘留,1人接受矫治教育,这一“零容忍”的查处力度,彰显了维护公共安全的坚定决心,也给心存侥幸者敲响了警钟。
“飙车炸街”绝非所谓的“个性潮流”,而是漠视法律与生命的违法行为。这类行为首先严重扰乱正常交通秩序,飙车族无视交通规则,超速、逆行、追逐竞驶,极易引发交通事故,给道路通行者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其次,高分贝的引擎噪音在夜间尤为刺耳,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休息。更值得警惕的是,参与“飙车炸街”的多为青少年,他们往往受攀比心理、寻求刺激等心态驱使,却对行为的法律后果和安全风险缺乏认知,一旦酿成事故,便会给多个家庭带来无法挽回的伤痛。过去湛江日报也曾报道过,参与“飙车炸街”的青少年往往建有飙车微信群、QQ群,需对新人的资料严格核查后才能加入。飙车微信群内有计划地组织飙车,而且由于是熟人介绍入群,隐蔽度高,极容易引起连锁反应,使得越来越多未成年人肆无忌惮地参与其中。
法律早已为“飙车炸街”划定了红线。无论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非法改装、超速甚至闯红灯等行为,还是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寻衅滋事、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将面临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若追逐竞驶情节恶劣,更可能构成《刑法》中的危险驾驶罪,承担刑事责任。湛江公安的查处案例清晰表明,任何无视法律、挑战公共安全底线的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不存在任何“法外之地”。
治理“飙车炸街”乱象,需要久久为功的合力攻坚。公安部门的精准打击与快速查处是关键一环,通过循线追踪、精准布控、重拳出击,形成持续高压态势,让飙车族无处遁形。同时,源头管控不可或缺,要加强对机动车非法改装店铺的监管,从根源上遏制改装车辆流入街头。尤为重要的是,必须加大严惩此类违法行为的宣传力度——青少年作为“飙车炸街”的主要参与群体,其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集中在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等社交媒体,相关部门要通过短视频案例、微短剧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这些社交媒体上直观呈现“飙车炸街”的事故后果与法律代价,用真实案例敲响警钟,破除“炫酷”误区,让法治意识和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