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赋能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2025-11-07 13:08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王守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的引领和智慧,是全球产业格局剧烈动荡、虚拟经济风险凸显背景下的战略抉择。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关键优势,是应对纷繁复杂国际形势的强大底气,是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

而“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是必由之路。民营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生力军”,关乎经济韧性、就业稳定与创新活力,是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充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赋能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应有之义。

截至2025年9月底,湛江市各类市场主体约54.3万户,其中民营企业10万户,个体工商户42万户,占比高达95.8%。民营经济不仅提供了全市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同时,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60%。可以说,民营经济在全市经济格局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吸纳就业、保障民生的主力军。但是仍然存在不少民营经济人士投资热情不高,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力不足,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亟需优化等问题。因此,湛江民营企业必须“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要“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才能在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征程中勇攀高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一要坚定信心,重燃投资发展热情。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作出了科学判断: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湛江市一些民营企业受转型和周期等因素影响,业绩有所下滑,再加之各方面生产成本不断攀升,投资意愿在减弱。但是,全会再一次重申: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同时,我们还有四大优势,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因此,广大民营经济人士一定要提振信心,发展实体经济,努力构建起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要明确方向,致力健康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要固本升级。全会指出,“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尽管近年来湛江市扶持培育的省级创新型、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中小企业已达170多家,位居粤西首位。但这些民营企业以农海产品加工、家电、羽绒等传统产业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仍停留在产业链中低端,缺少关键核心技术与市场竞争力。因此,必须固本升级,特别是要推动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这也是这次全会明确提出的产业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要创新育新。全会指出,“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可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对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意义重大。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已逐步走向世界前沿,但必须重视从科技创新转向产业创新,促进产业成果的转化,进而演变为新质生产力,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有能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民营企业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要依托本地优势资源,积极主动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以科技创新促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促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全会也指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关系未来国家竞争和大国博弈。广大民营企业要把目光投向“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湛江市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1195.26公里,约占广东省的29.3%,海域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2024年湛江市渔业总产量131.6万吨,总产值294.04亿元,产量和产值连续30年居广东省首位,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市。因此,向海图强,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是湛江的重要路径。锚定“十五五”,湛江要在做优做大做强海洋牧场、大力推进海洋种业研发、创新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深挖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做文章,培育和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三要优化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民营经济是典型的“环境经济”,哪里发展环境好,企业就往那里集聚。“十五五”时期,湛江要充分激活民营经济活力,赋能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必须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全会也指出,要“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这不仅有利于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也有利于“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更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让民营企业把精力放在固本升级、创新育新上,推动产业从“量”到“质”的飞跃。当然,也要优化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如推动政策“下沉式”制定。在充分了解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切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纾困健康发展。要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同时,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作者系中共湛江市委党校社会与生态文明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编辑:周子琪
值班主任:苏碧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十五运会跳水女双10米台决赛  “湛将”组合全红婵/王伟莹获第五
  • 师生到中科炼化开展科技教育活动
  • 湛江海洋牧场的幸福牧歌
  • 空手道群众项目 “湛将”斩获男团铜牌
  • 无永远冠军 唯热爱永恒
  • 全球首创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网箱型工船试验平台——“湛江湾1号”抵达湛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