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吴川市王村港镇了解到,该镇以系统思维破解乡村环境治理难题,通过机制创新、资金保障、长效管护三措并举,推动人居环境从“短期整治”向“长久宜居”转型升级,努力交出“乡村美颜”答卷。
该镇创新推行“网格化+组团式”攻坚机制,构建“镇领导牵头抓总、驻村干部包片负责、多元力量下沉参与”的三级联动体系,形成全域整治强大合力。以米乐村为试点,将全村划分为5个责任片区,整合镇驻点干部、机关单位骨干、帮扶工作队及村干部等161人组建专项整治团队,严格执行“每周一次集中攻坚”制度,同步开展“门前三包”政策宣讲,逐户指导村民清理房前屋后杂物。通过“整治一处示范点位、带动一户主动参与、辐射一片自觉行动”的递进式治理,米乐村率先实现村容村貌蝶变,其成功经验迅速在全镇6个行政村形成示范效应,掀起“村村比整洁、户户争美丽”的环境整治热潮。
针对人居环境整治“钱从哪来、如何管好”的核心难题,王村港镇以米乐村“村集体全额兜底”模式为起点,探索出可持续的资金保障路径。该村将保洁经费纳入年度集体预算,按实际居住人口精准划拨资金,通过聘请专职保洁员实现常态化管护,为全镇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在此基础上,新梅村创新推出“集体保障+群众自筹”双轨制,9个自然村中,6个通过村民议事确定每人每月自筹标准,3个由集体收入全额承担,所有资金统一纳入村集体账户管理,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收支明细按月公示,真正做到“资金来源透明、使用全程可控”。目前,这一“村民自筹+集体兜底”模式已在全镇39个自然村全覆盖,为环境整治从“运动式攻坚”转向“制度化管护”筑牢了资金根基。
该镇还建立了“专职队伍+市场机制+群众参与”三位一体管护体系,实现环境治理精细化、长效化。优先吸纳低保户、脱贫户组建自然村专职保洁队,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管理,严格执行“每日两次上门收垃圾、每周两次全域扫路面”作业标准,构建“村收集、镇转运”闭环处理流程,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公共区域“时时洁净”。同时,各村修订村规民约明确村民保洁责任,定期开展“最美庭院”“卫生文明户”评选并公示结果,通过正向激励激发群众“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主人翁意识。截至目前,全镇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8%,公共区域保洁覆盖率100%,乡村环境从“一时干净”迈向“长久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