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希望看到港口更多新发展!”

2013-11-10 17:19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陈彦 陈朗皓

邱铭老人是湛江港建设“开荒牛”。李忠 摄

    前日上午,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开始试运行,在一声长鸣的汽笛声中,由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所属并运营的“高河”轮开启了其在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的首航。

    这一幕,把老一辈海港人的记忆拉回到57年前——1956年,由我国自主设计和施工的现代化港口——湛江港正式投入使用。当穿过三大洲、两大洋的波兰万吨轮船“邓博夫斯基号”缓缓进港靠泊,现场一片欢呼雀跃。

    “当时,我们在现场的每个人都非常兴奋,不断鼓掌、欢呼,为新港的诞生而热烈庆祝!”回想起当年的情形,现年87岁的湛江港离休老干部邱铭依然神采飞扬。

    从湛江港建港到宝满集装箱码头试运行,湛江港走过了风云变幻的半个多世纪,几代海港人伴随着港口成长,见证了港口的发展与繁荣。在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试运行之际,记者与邱铭老人面对面,聆听湛江港的发展变迁。

    建港

    千军万马建设现代化海港

    邱铭是土生土长的湛江人,历任湛江港务局党委常委、工会主席、政治部主任、纪委书记,1985年离休。作为湛江港的“开荒牛”,老人以港为家,湛江港的一砖一瓦都凝聚着她的辛勤劳动与深厚感情。

    “湛江港是解放后我国自行规划、设计和施工兴建的第一个现代化海港。”随着邱铭老人娓娓道来,一幅壮丽的建港历史画卷展现在记者面前。她回忆到,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交通运输繁荣发展,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遗留下来的港口建筑物以及法殖时期修建的1000多米长的堤岸、一个300多米长的简陋栈桥码头,轮船不能靠泊,只能在锚地装卸,远远不能满足当时的经济发展需求,湛江新港建设因此提上了议事日程。1955年7月,国务院正式发文,决定在湛江修建一个现代化港口。当时,以自己的技术力量建设这样规模宏大的现代化海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当时全国都在支援港口的建设。在建港工程中,航务总局第一工程局是建港主力,交通部还从上海、大连、广州等地抽调了一大批机械工程人员到湛江来,专门负责操控门吊、开船等工作。”邱铭说,地方党政领导机关对此事也非常重视,粤西领导机关还专门抽调了230多名干部,那时还在广东省总工会南路办事处的她就被抽调到航总第一工程局,加入了建港大军。“当时还动员了11000多名民工和1000多辆牛车、100艘运砂石的民船,运送了大量物资来支援新港建设。”邱铭说。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盛会落幕 梦想续航
  • 广东省海洋经济职业技能大赛首批选手到湛
  • 市工商联开展湛江青年企业家培训为民营经济注入青春动能
  • 百名选手乘风破浪展风采
  • 麻章区政通东路告别“断头路”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