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楼台先得月”,徐闻与“国际旅游岛”——海南岛一衣带水,又是祖国大陆海上通往东南亚各国的最近通道,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港口是徐闻的最大优势,也是徐闻最核心的战略资源。徐闻因港而立,因港兴县,近几年以港口建设带动临港工业和海洋经济,预计今年全县港口货物吞吐量将突破亿吨大关!

【优势】
海岸线长度占省内的一成
徐闻位于雷州半岛最南端,处于粤桂琼三省交界处,三面环海;全县海岸线长达400多公里,占广东省海岸线的十分之一;岛岸线长102公里;港湾众多,港口资源丰富,可供建设港口的天然港湾有60多个;南山镇三塘至四塘海岸线可建20万吨级深水码头,龙塘镇排尾角至红坎湾海岸线可建30万吨级深水码头;海域面积8932平方公里,潮间带面积25万亩,可养殖面积10多万亩,滨海旅游资源取之不尽,风能资源用之不竭,发展海洋经济优势明显。
它与海南岛隔海相望,是北部湾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广东海洋经济试验区三大国家战略的结合部,是对接海南国际旅游岛乃至东盟的桥头堡。徐闻拥有海安港、海安新港和火车轮渡北港三大港口和多家航运企业,其中海安港是全国最大的汽车轮渡港口,正在规划建设南山港、海安渔港等码头。近年来,徐闻大力挖潜,做大港口文章,逐步实现由过去“渡口经济”向“港口经济”华丽转身。
【成绩】
货物吞吐量占全市“半壁江山”
今年春运期间,记者随省检查组深入海安港、海安新港采访时看到,一艘艘大吨位轮船穿梭、停泊于港口,码头上车水马龙、旅客如潮,一派繁忙景象。
3月6日,徐闻县委书记钟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2013年徐闻港口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积极协调粤琼港航企业,进一步规范营运秩序,顺利推进港航企业改制上市工作;加快推进湛江徐闻港和港区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湛江徐闻港与中交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工程平面规划和工可编制,目前正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等前期工作。2013年,全县港口货物吞吐量达9306万吨,增长13.1%,占全湛江市的51.7%,处于全国县级港口吞吐量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