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12月首航从阳江来湛
“由人掌舵扬帆,这艘仿古船就可以出海驶向浩瀚碧波。”黄铁坚称,仿古船已通过船检,能抵御10级台风,完全符合出海航行的条件。
据介绍,仿古船在原料选择上也十分讲究,其原材料都来自马来西亚的一种叫做梢木的植物。该木料具备抗白蚁、抗腐蚀、坚硬、厚重等特点,并具备适合远洋航行条件的种种优点,是古代远洋船舶制造材料的上品之选。建造仿古船花费的木料超过400个立方(相当于400吨),这样的精致用料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
“接上级指示,12月南海Ⅰ号将从阳江出发航行至湛江,参与海博会展出,这也将是南海Ⅰ号仿古船的首航之旅。”黄铁坚表示,届时,打扮成古代人的船员现场演示驾船出海的情景,市民将可现场体验沉睡海底800年南海Ⅰ号当年的风采,来一场穿越时光之旅。
黄铁坚说,将以南海Ⅰ号仿古船为媒,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城市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提升南海Ⅰ号和广东海洋文化的影响力。 (下转04版)
特色——仿古船不用一颗铁钉
据该仿古船总工程师林里安介绍,该仿古船首席设计师为中国造船协会理事、著名船舶历史研究和设计专家、武汉理工大学顿贺教授。
“庞大的船体没有借助铁钉、钢板等现代造船手段和原料,即使你找遍仿古船上下都不会发现一颗铁钉的存在。”林里安透露,仿古船的建造工艺也是尽量参考当时的造船工艺,所有的材料之间的相互结合都是通过楔子和胶水(过去有的用鱼胶原料)粘合而成,整条大船没有使用一颗铁钉,而高达20多米的主帆杆,也完全没有拼接建造。
林里安说,在建造工艺上,为尽量复古,船身的纹饰选择上,包括船身浮雕、绘画装饰、内部舱位设计、内部装饰等都进行了论证研究,确保每一处的装点都符合历史、还原历史。南宋时期古船的图形主要是虎头、龙身、凤尾,但从南海Ⅰ号现有的资料分析,考虑到其是一艘远洋商贸船,借鉴了西方的一些文化特征,因此在船尾部分绘制了一只展翅高翔的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