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进在蔬菜基地查看辣椒长势。吴锡慧 摄
眼下正是北运菜丰收起运的时节,也是蔡进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每天穿梭在菜地、冷库,操心着蔬菜的采摘、入库、运输等各个环节。这位从农村走出来的民营企业家、市人大代表,将个人的事业、履职的焦点始终放在脚下土地和土地上的乡亲们,为推动湛江北运菜产业的发展、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首建冷库 助北运菜走向全国
翻开蔡进的人生履历,他的创业史几乎是伴随着湛江农业尤其是北运菜产业的发展而铺开。
1993年,蔡进在廉江市横山镇承包镇办企业做纸质包装箱盒,随后进入北运菜行业。当时物流并不发达,蔬菜从横山运往北方往往是从田间地头直接装车运往北方。由于缺乏保鲜设备,蔬菜损耗率高达40%,直接影响了购销商和农户的经济收入,大大阻碍了当地北运果菜的发展。
对此,蔡进深入山东寿光等地“取经”,归来之后在横山建起冷库。2000年,蔡进创立广东湛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面积3万平方米、日产容量1.5万吨的农副产品保鲜加工冷库。有了冷库,尖椒的保鲜期超出25天,延长收购期40天,当年销售价格比往年每公斤提高1元,拉动了当地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
有了农副产品深加工保鲜储备库及保鲜加工包装技术的保障,粤西地区的北运菜生产取得了迅猛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惠及农民达15万户近50万多人。同时还能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800多人就业。
目前,湛绿公司的冷库扩容到15万平方米,每年向全国配送的北运菜超过150万吨,占全市总产量50%以上,总产值70亿元,已成长为全国外运菜行业的佼佼者。
开拓进取 打造出名牌农产品
强烈的乡土情怀,使蔡进始终关注着湛江现代农业的发展,并踊跃投身其中,成为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实践者。
近年来,在蔡进的主导下,湛绿公司与横山镇数千户贫困户签订了收购合同,带动大家种植北运菜过万亩,以成本价向菜农配供专用农药化肥,并提供技术指导,带动了大批农民致富,如今横山到处可见的“辣椒楼”便是这一惠民之举的见证。
同时,蔡进根据市场需要,帮助村民调整产业结构,种植了多品种的辣椒、青瓜、青豆、茄瓜等,并利用自己的购销物流渠道帮助农民与全国各地的购销商建立合作关系,真正解决了当地及周边农民卖菜难的问题。
为了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化,蔡进还利用土地流转政策,发展绿色蔬菜基地。如今,这3000亩的蔬菜基地,已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现代农业风景线:采用以色列的先进农业技术和滴灌设备,推广肥水灌溉一体化新技术,节能又环保。这里生产的多种蔬菜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就在去年开展的首届广东十大名牌系列产品评选中,湛绿产品荣获广东名菜,成为湛江北运菜的重要代表。
当好桥梁 一言一计总关“农”
“人大代表就是一座桥,一边是人民,一边是党委政府。作为人民的代表,我通过调研和自己亲身体会,提出建议和意见,把人民群众的声音反映到政府相关部门。”从2007年开始,蔡进先后当选了市第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
作为一名来自农业一线的市人大代表,蔡进的建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农”。自担任人大代表以来,他参与提出的议案和建议有10多份,如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北运菜生产和流通,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行农业集约化生产的建议;关于健全农产品安全设施体系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使闲置丢荒土地复耕的建议等。这些建议都被有关部门采纳,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举措。
蔡进热心公益,近年来,他先后为当地修建公路、公园、生态文明村庄建设以及扶贫济困助教等事业贡献力量。今年,他从公司的发展资金中专门作出预算,计划投资90万元建设横山镇东风路,投资80万元建设国道至苏干山三塘小学的乡道,为老百姓解决“行路难”问题。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蔡进说,他的事业将永远与土地、农业紧紧相连,无论是事业还是履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