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成为省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后,林秀琴深知,这意味着自己和企业要力所能及地肩负起更多社会责任。
在外部经济形势低迷的状态下,2012年以来,林秀琴所在的企业步入转型期,长期处于半停产状态。在此期间,她一直自掏腰包支撑起企业日常运作,同时不忘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就算企业关停了,我退休回家后还是能过着不错的生活。可一想到关停后那么多人的生计都成了问题,就不敢让自己退下来。”她说。
在她的带领下,企业多年来自觉承担各项社会责任。
在关注困难群体方面,企业十多年来一直主动为残疾人就业提供职位。从2003年起,在企业提供的岗位中,残疾人所占比率一直在10%以上,人数最多时企业还曾为200多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我国当前出台了政策鼓励和支持残疾人就业,并按人数予以企业退税等政策优惠,但多年来,企业都自愿放弃了这项优惠。
“企业有能力,就应当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积极回报社会。”林秀琴说。
积极反映群众心声
“人大代表选自于人民群众,就应该积极向大会提交建议,反映人民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要保持和人民群众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是我们当代表义不容辞的职责。”林秀琴说。
在她眼中,代表既是提升自身素质的学习机会,更是一种责任。为此,担任履职期间,她从未缺席省、市人大代表例会,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也从不无故缺席。多年来,她领衔提出的建议就有15件,并且坚持做到每年例会至少提交一个建议,内容涉及医疗卫生、环保、交通、税收等领域。她在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加大力度支持海岛、边远山区镇级卫生院建设的建议》得到省卫生厅高度重视,相关的卫生院得到了上级资金支持改造;如在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建议》,得到省人社部门的重视,她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也得以采纳。
林秀琴还注重及时了解部分企业和单位的困难,并积极向有关部门呼吁和反映。“作为一名代表,不能把会上提建议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一方面要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争取在法律的框架下解决问题。同时对平时能了解到的情况应及时向政府部门反映,寻求合理的解决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