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构筑坚固“绿色长城”

2015-02-06 15:16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谢婷婷

2月5日,在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期间,市人大代表吴朝全建议,要支持沿海防护林建设,科学规划沿海防护林,全面清理沿海防护林,支持营造沿海防护林。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要完成南三岛防护林、徐闻曲界万亩“热带雨林”首期等生态修复工程,更新造林20.5万亩。此前,记者深入走访了南三岛防护林建设现场,了解南三岛防护林建设情况,从点到面看湛江沿海防护林的建设……

【场景】南三岛防护林建设全力推进中

记者驱车来到南三岛旅游景区旁的南三岛沿海防护林建设现场,放眼望去,原本种植得密密麻麻的防风树种木麻黄已经不见了一大片,有许多去年栽种下去的小树苗正在茁壮成长,但与南三岛以前的防护林相比较便显得有差距了。南三林场负责人娓娓道来南三岛防护林的过去与变迁:1963年,著名作家冰心写下了《湛江十日》,其中提到“原来这(南三)岛上从1949年起,就开始造林,在离海七八步的沙滩上,种上密密的木麻黄树。这里的林带面积,共有10万亩。这12年之中木麻黄树已葱郁成林,海水也后退了有一百公尺。”近年来,南三岛防护林种植的木麻黄树因感染病菌出现大片死亡的现象,而且至今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防风能力大大减弱。近两年,南三区管委会就坚持把打造“生态南三岛”作为建设国家级滨海旅游示范区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推动实施岸线整治、生态修复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整治工程,最大限度地保护、恢复海岛生态环境。根据南三岛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选择了银叶树、大叶榄仁树、大叶相思、木麻黄、椰子树等一些抗风沙和抗盐碱能力强的苗木作为重点树种,逐步修护、增加东部沿海防风林带,筑牢海岛“绿色长城”。

南三林场负责人介绍说,南三岛沿海防护林示范区建成后,可以增加林地面积1000亩,提高森林覆盖率,不仅对整片土地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调节气候、保护农田等发挥积极作用,最重要的是构筑起一道“绿色屏风”,这对于湛江台风天气较多的地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原因】台风天气较多 需打造“第一道防线”

湛江市三面环海,海岸线长1556公里,沿海沙岸木麻黄防护林和泥岸滩涂红树林不仅是湛江特色的林业资源,而且成为国内外驰名的林业“品牌”。近几年来,沿海个别地区一些群众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破坏沿海防护林资源行为时有发生。湛江又是台风、风暴潮最频繁地区之一,对沿海防护林破坏严重。特别是2014年“威马逊”和“海鸥”,两次强台风登陆徐闻,沿海防护林遭受毁灭性打击,全县9万多亩沿海防护林基本被摧毁,直接损失十分惨重。

沿海防护林体系是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是沿海地区的绿色屏障,是抵御海啸、台风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第一道防线”。沿海防护林在防灾抗灾、护岸固沙、护卫滨海、维护生态、美化景观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维护沿海地区国土生态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针对沿海不同地区的实际和特点,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发展林业产业,这是沿海地区率先实现林业现代化必须解决的课题。

【建议】科学规划 支持营造沿海防护林

为了加强沿海防护林建设、管理和保护,改善沿海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吴朝全提出了建议,要科学规划沿海防护林,重新划定沿海防护林保护红线,从面积占比、空间布局、树种构成、营造技术等进行统筹规划,不断完善沿海防护林体系。要全面清理沿海防护林,从政策、法律层面支持沿海地区加强对沿海防护林的管理,清理规划范围内的挖塘养殖项目或农作物,依法实施退塘还林、退耕还林工程,恢复受破坏防护林,全面治理沿海沙化地带。要支持营造沿海防护林,希望市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沿海地区营造防护林,对退塘还林、退耕还林给予适当补偿,逐步提高沿海生态公益性防护林补偿标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 徐闻“益企办”让菠萝产业旺起来
  • 2025年遂溪县第六届“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启幕
  • 粤西首城绘文明新卷 廉江以常态长效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 深蓝逐梦启程!“湛江湾1号”铸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