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安全一直备受老百姓关注。三面临海的湛江,实际上是一个地表水源不足的城市,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匮乏、饮水安全等问题,日益成为民生热点话题。在今年的省两会上,不少驻湛省人大代表就专门提到了与水相关的话题,省人大代表、市国资委主任卢跃飞曾在市水务投资集团工作多年,这次他就带来了跟自己的“老本行”相关的建议,涉及饮水设施安全、备用水源建设等。

鹤地水通过雷州青年运河明渠输送。记者 吴智恒 摄
1、确保主力水源安全 鹤地水走管道输送市区
代表呼吁:当前湛江市区供水地表水源来源于鹤地水库,通过雷州青年运河明渠输送,不仅水量无法满足需求,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只有尽快建设鹤地水库引水工程,才是解决市区长远发展用水需求、保障供水安全的根本途径。

鹤地水通过雷州青年运河明渠输送。记者 吴智恒 摄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市政府就曾筹建50万立方米/日鹤地水库引水工程,计划从鹤地水库取水,通过铺设两条长60多公里、口径2米的封闭式管道将源水输送到霞山区近郊新建的净配水厂,经处理后输送到市区。该工程当时获得了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完成了取水厂、净配水厂的征地和设计招标等工作,基本具备了工程开工的条件。后因市区供水量持续下降和项目内部配套资金筹措计划等发生了变化,市委、市政府于2001年决定暂缓建设,至今仍未重新启动。
“目前,饮水工程已到必须启动的地步了。”卢跃飞表示,重启鹤地水库引水工程很有必要,他历数缘由:市区长期开采地下水,极易引发环境地质灾害;雷州青年运河供水量无法满足市区未来发展的用水需求;雷州青年运河的供水安全可靠性异常脆弱,湛江市区供水随时面临危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