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雷晓凌教授建议,尽快建立更多农作物的标准化种植规程,并推广到镇村,不仅让农民增产增收,还能更好保障食品安全。
近年随着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以及农业部门工作人员的努力,农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尽管当前农作物标准化种植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农作物标准化种植的进程。比如,小企业和农村散户多,不利推广标准化种植;部分地区不重视,导致农作物标准化发展迟缓。
雷晓凌表示,农作物标准化种植需要中央到地方的重视,制定规划和给予经费支持,由农业部门统筹,依托“三品一标”生产基地作为种植示范区进行培训和推广。她建议,根据各省特点制订从大宗农作物、特色作物逐步过渡到所有农作物的标准化种植规划,依托“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建立标准化种植规程,并给予充分的专项经费支持。
其次,各省规划中县级以下应有一个以上的“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制定一个以上的农作物标准化种植规程,并作为标准化种植示范区。还要编制简明易懂的标准化种植规程。将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技术与管理要求,集成转化为通俗易懂、实用好用,符合当地生产实际的简明操作手册、生产日历、挂图、明白纸等,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才能有利推广。由政府扶持生产示范区对镇村相关人员进行培训,通过示范区让农民了解到用标准化种植实实在在能增产增收,就容易接受并有利于推广到广大农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