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吴川市兰石镇兰石村的农民书屋,宽大的书屋四周新书旧书排列满满。93岁的坡头区爱周中学离休教师梁凌亚颤巍巍地抚摸着他多年来捐献的书籍,只说一句话:离休坚守志,献书为人民!
梁凌亚一生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他是革命烈属,80岁高龄终入党;他工资低微,却捐出两个图书馆;他身居陋室,却被人们誉为“富甲天下”。
坚定信念,80岁高龄终入党
现年93岁的梁凌亚是烈士亲属,加入中国共产党,服务于人民,是梁凌亚最大的心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心愿迟迟不能实现。他始终把对党的追求当做人生最崇高的追求,正是这种信念,超越了年龄的界限,他终于在80岁那年通过党组织的考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刻,梁凌亚激动地说:“我一定会认真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私奉献社会。凡是能够为人民服务的事,我都要在有生之年尽我所能去做好!”
心系家乡,捐出两所图书馆
梁凌亚有个“图书馆”的梦,建一座“烈士图书馆”,纪念先人,培育后代,用烈士的精神来激励年轻人,鼓励他们奋发向上。
从2005年开始,凭借着自己不足两千元的离休工资和千方筹措,梁凌亚先后往家乡——吴川兰石镇捐献了近万本书,硬是建起一个“烈士图书馆”和一个村文化中心图书馆。梁凌亚所建的图书馆全日对外开放,广大师生和村民群众多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好去处,读书蔚然成风。
身居陋室,满屋书香沁人心
藏金藏银不如藏书,酒香花香不及书香。梁凌亚还在学校当老师时,家中就有大量的藏书,学生们也经常跑到梁老家里看书。离休后,他索性把自家最大的房间拿出来,在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大大小小五个柜子和一个双层铁架床都摆满书。就这样,梁凌亚把自己的家变成为爱周中学学生的免费图书馆。他每个月领到退休工资的第一件事就是往书店跑,去为“图书馆”添置新的图书,日积月累,藏书已达到4000多本。一些较旧的书上,都有一排整齐牢固的装订线,这些都是这个梁凌亚一针一针亲手装订上去的。
厉行节约,平凡之中见精神
梁凌亚是一个普通的离休教师,他没有优越的经济条件,但捐书万多册,折价约20多万元。他平凡的事迹,展示出了不平凡的精神。
记者在梁凌亚家中看到,一台老式彩电、一台风扇是狭窄的客厅里唯一像样的家具。老人儿子说,梁凌亚勤俭节约,他从来没有为自己买过一件贵衣服,但是每当看到一本好书,他就会毫不吝惜地掏钱,有时甚至会去借钱来买。2008年以来,区里实行离休干部“健康奖”,梁凌亚连续6年获得全额“健康奖”(每年5000元)。奖金一到手,他就全部拿出来买书,没有在其他方面花费一分钱。
“经常感觉钱不够用。”梁凌亚常常这样和别人开着玩笑。据了解,梁凌亚每个月都要从离休费中拿出一半以上去购置新书。因此,在资金运转上,他常常会觉得捉襟见肘。
前几年,梁凌亚腿脚还灵便时,他遇到要钱买书时,就步行5公里的路程到财政局查询何时能发工资。一来二去,财政局的同志知道他“吝啬”的秘密后,硬要给钱他乘车回家。他总是婉言谢绝:“我这是办私事,不能拿公家的钱,也不能要其他同志的钱。”
践行誓言,永葆本色献余热
日子虽然清贫,但是黄金有价书无价,梁凌亚回乡几年,在家乡捐建成两个图书室,兰石的干部竖起拇指说他是“富甲天下”。平时里,他不辞辛劳整理书籍,搞好清洁卫生,改善阅读环境,为学生提供最大的方便,并不厌其烦解答学生的疑难。还经常抽时间跑回家乡装订图书,编制目录,提高图书馆运作效率。
作为一名党员,梁凌亚老人每天都充满着青春般的活力,踏踏实实地实践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诺言,无私地付出,无怨无悔。他说:“现在广大党员都在创先争优,虽然自己年纪大了,但作为党员,标准一刻也不能降低,只要能做的,就要带头去做,而且一定要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