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感染性疾病科,通常收治有肺结核、肝炎、破伤风、登革热、麻疹、手足口病、腮腺炎、水痘、疟疾、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许多人对这些患者心存畏惧,甚至有的患者家属将患者交给医院就甩手不管了。然而,有这样一群感染科护士,工作在这种条件下,却兢兢业业,无所畏惧,堪称守护患者的“天使”。
天天穿梭在感染病房

护士在照看病人。陈广泉 摄
她们是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理组。该护理组由27名护士组成,平均年龄不到30岁。她们每天都要奋战在传染性疾病前沿,接触着各种传染病患者以及他们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工作难度大、护理风险高。面对这类患者,护理组的护士姐妹们恪尽职守,一丝不苟,精心地护理着他们……
2015年2月的一天,感染性疾病科接诊一名患重型破伤风、70多岁的老奶奶。入院当天,医生告诉患者家属,需要切开患者的气管,但是,患者家属却不答应。入院的第二天,老奶奶突然病情加重,全身肌肉痉挛性抽搐、四肢僵硬,生命垂危。护理人员、医生反复与病患家属沟通后,病患家属最终答应采取气管切开。当天下午1点,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急忙联系耳鼻喉科会诊,然后进行气管切开手术。在切开气管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心脏骤停,在场的主任、医生第一时间采取胸外心脏按压抢救。护士在旁紧张有序地进行抢救治疗,一直到下午2点半抢救成功后,才开始吃午饭。
2014年10月9日,一位60岁的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被急诊科送来,当时患者呕吐不止,其口鼻腔、面颈部、衣服,甚至连科室的床单、地面都溅满血液。护士马上配合医生有条不紊地采取止血等抢救工作。病人出血量大,护士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抢救护理工作。接着,一边安慰患者,一边为患者清理其口鼻以及皮肤的血液,更换衣服、床单。护士身上的白大衣早已血迹斑斑,却顾不上更换清洗。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忘我精神令患者家属感动不已。
2014年1月3日凌晨,病房里的一名艾滋病患者突然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由于患者长期吸毒,血管伤痕累累,很难找到能够进行静脉穿刺的血管。为了尽快建立静脉通道,护理人员脱掉防护手套,用手直接触摸,及时找到血管并穿刺成功。科室何日东主任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回科室组织镇静、吸氧、开放气道、气管插管等一系列的抢救措施。经过几小时的奋力抢救,终于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