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湛江的城市卫生“脏、乱、差”现象严重,给这座滨海城市蒙上了一层阴影。“给市民一个更舒适的家!”——创卫之初,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口号,就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同。八年奋战,三年冲刺,今年3月,湛江市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湛江创卫终于圆梦了。以成功“创卫”为标志,湛江“五城同创”工作已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今年2月,我市又成功取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入场券”……频频传来的“捷报”,让湛江人更有自信、更有动力去推进“五城同创”。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并没有带来环境恶化,湛江空气质量、环境质量依然持续“领鲜”。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的科学发展理念。近年来,我市依托钢铁和石化两大项目的“隔墙建设”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东海岛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科学规划并细化主体功能区,推动工业项目入园集聚发展。
一方面大力实施循环经济,另一方面,我市大力开展海湾清障和治水等工作,努力还一泓清水于民。相信人们还记得昔日的湛江港湾,那时候整个湾区密密麻麻塞满蚝桩和渔排。经过市委、市政府铁腕清障,今天的湛江港湾已今非昔比,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湾蓝天碧水,一派美丽怡人的风光。与此同时,我市加快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南桥河、北桥河、南柳河、赤坎水库等水质和生态环境均大幅改善。继北桥河从“臭水河”华丽变身为城市靓丽景观,我市又基本完成了南柳河、赤坎水库等水系的综合治理。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大治水力度,分别对中心城区和市域水系进行整治,力求把城区每条水系的“毛细血管”变清,通过“治水三步走”,还民一泓清水。
过去的五年,是湛江旧貌换新颜的五年,这里不但楼更高了、路更宽了、灯更亮了,而且水更清了、树更绿了、天更蓝了!一个越来越美丽的湛江,正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