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净的市场
环境整治
“还净于民” 纳入重点督办
赤坎区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坚持全天候无缝隙的巡查执法,强力整治取缔农贸市场及周边、夜间大排档占道经营等一批市容六乱难点、黑点,将宵夜档收归“不夜天”美食城,规范经营,打造成为国家级餐饮服务“名厨亮灶”示范基地。加大沿街商铺跨门槛经营整治力度,强化门前三包管理;通过清理与打击结合、源头治理与疏堵结合等方式多管齐下,治理乱张贴小广告;强力拆除乱搭建;强化交通管理,合理规划设置停车泊位……多措并举,真正实现还净于民。
面对沙湾市场、体育北路、海湾路、海滨大道、海滨东四路等路段存在围挡破损未修复、围挡不符合标准要求、垃圾不及时清理、散养家禽、杂物乱堆放等问题,区政府及时督办,加大执法力度,落实整改措施,路面环境进一步优化。
为保护水质,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还洁净于民,赤坎区对辖区内水体进行治理。通过清除河道淤泥、杂草、漂浮物,恢复河道基本功能,明显改善了河渠、水塘等水环境,做到水面清洁无漂浮物,实行水体净化。
通过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加强市场经营秩序管理,做到市场管理规范,摊位摆放整齐,无占道经营,活禽售卖、食品加工经营店铺独立区域,证照齐全,设施完善,符合卫生要求。去年5月,赤坎区相关部门将占道经营近20年的北桥临时蔬菜批发市场搬离,有效解决北桥路“脏乱差”和交通拥堵问题。 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赤坎区率先推出《居民院落环境卫生治理方案》,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文明小区创建活动,取得成效显著,全区152个住宅小区中有126个小区被评为文明小区,占总数的82.89%。 通过建设垃圾收集点(屋)、聘请村卫生保洁员、治理生活污水和河沟池塘、绿化美化村庄等,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了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定时清运,清运率100%,保持村庄环境整洁;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100%以上,80%村庄建有一个以上水冲式公共厕所,无露天粪坑;村道路路面硬底化。目前,赤坎区38条自然村全部达到生态文明村标准。

环境优美,宜居赤坎
扩容提质
提升美誉度 建成宜居宜业城区
对于正在蓬勃发展、在发展中追求美誉度的赤坎区来说,越来越整洁、美观的市容市貌,给市民的生活带来种种改变,市民的幸福观不再局限于经济的提速,而是更加追求幸福的质量。
坐拥区位优势的湛江通过大手笔投入,完成了交通建设的“蝶变之舞”。赤坎辖区结合城区道路进行扩容提质,不断提升道路建设标准,完善路网布局。2013年以来,赤坎观海路、康宁路、康顺路及椹川大道南等多条道路实施了“白改黑”工程,区财政投入完成63条小街小巷改造任务。目前,辖区小街小巷路面完好率达98.1%,无明沟排污现象,为市民创造了良好的出行环境。
家住在百园路附近的张先生说,这些年,湛江交通基础设施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关乎市民出行的道路,通过拓宽和“白改黑”,有了质的提升。这些道路的建设,是最让老百姓感到开心的事情之一。
海湾西北,浪淘金沙,古韵与新风并存的赤坎区坐落于风光旖旎的湛江湾畔。凭借大力实施“三产兴区、科教强区、环境旺区、和谐安区”的发展战略,近年来,赤坎区努力打造湛江“首善之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
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力度加大,赤坎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可谓是天蓝水碧,草绿花香。绿化覆盖率达43%,人均公共绿地10.3平方米,居民推窗见绿,步行15分钟可到一个公园,金沙湾观海长廊、滨湖公园、南国热带花园、瑞云湖公园等绿地公园游人如织。赤坎优美宜人的环境吸引了全国各地房地产开发商的目光,目前全区有22个房地产项目在建,已成为湛江市最具吸引力的宜居宜业城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