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半岛千人豪氏“豪史”探寻

2011-03-19 23:50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陈昌波

正值阳春三月,古榕喜冒嫩芽青翠欲滴,暖意融融。昨日,记者乘兴驱车来到了雷州半岛豪姓人家聚居的沿海乡村——企水镇田头村。

田头村2000多人,豪氏不足500人。加上分布在邻近村庄的田园村、朝山村及南兴镇荇州村,总计也就1000人左右。豪家大院,史闻待寻。

【古史传奇】

穿过水泥硬底化村道,记者来到“豪氏祠堂”,堂前右侧是棵老须缕缕的古榕,后面则为培才育贤的田头小学。路旁,村里的小朋友追赶嬉闹着,老黄牛嚼着嘴里的草料,偶尔想要说点什么。


 

“豪氏藩衍富贵荣华炽昌百世,宗祠旺相功名福禄昭哲千秋。”这是门口的对联,整字运笔豪放有力。进入堂院,4棵3米高的塔状千年松郁郁苍苍,格外肃穆庄严。眼前,则是供豪氏后人缅怀先祖的主堂“光垂堂”,建有3室,内饰朴素外墙简单。

村中族老说,豪氏世代就在这里纪念先人,现堂为1992年秋拆旧后原址重建,以达“光宗熏业厉精更始沾先德,垂世文章振藻扬葩启后贤”。

“应该是明末清初的时候,我们的先祖豪英举家从湖北宜昌搬过来的。当时,他娶太氏为妻,还在宜昌任过县官,疑被贬南迁或避乱屯垦。豪族在田头村住下后,代代繁衍生息列下了取名字派——奇、景、宏、芳、文、京、居、进、荣、必、之、秀、开、忠、明、义等等,现人口发展排到明字派。”他们还介绍说,因为“文革”时期族人匆将族谱包好藏到地窑,想不到时间一长谱本受潮腐烂,从此册不成册,于是豪氏族史仅是口口相传。

先祖究竟从何处迁来?其后裔还有谁人散居?他们也无从考证,这个“历史空白”一直无法填补。多少次,村人派出代表到汉口一带寻踪问源,无果而终。据传10年前有一次,几个操外地口音的豪氏门人曾踏土雷州探访,口称欲寻“三公豪英”后人,但因没有联系上蜗居于此的村民,遗憾离开。

眼睁睁看着那濒临断代的族史,他们豪氏一直守望奇迹出现!

【先祖遗训】

豪姓,百度搜索,“豪姓起源:出自子姓。古代蒙,薄,豪,都是商的都室。商王子孙以地为姓,称蒙氏。豪姓分布,今广东雷州多此姓。”

另,记者通过查阅《海康县志》发现,“……全县重点调查的18个区的 494条村中,共有族姓104个……分布2个点以下的有……夏、豪、雷……等40姓。”那从分布点上说明,完全吻合。

豪姓璀璨的历史和丰采渐渐老去,可先祖遗训,他们一直没有忘记。“和为人先。这是我们子孙代代相传的生存精义!” 兴致勃勃地讲到祖贤先德,78岁的豪之健老人娓娓道来,“也因此,在2000多人的大村庄里,他们小户豪姓人较有群众威信,口碑好。当然,这也是多年来,他们各姓之间没啥偏见与计较,和睦相处的智慧结晶。”

“村前4公里范围有个田头湾海域,旧时自企水门至臧家角,官府安排豪氏家族负责辖管海埠,凡外船入泊、捕捞作业、渔货交易等,都进行纳税上缴海饷。”他说,有次外商吴廷璋渔船遇险,准备破船进湾避风,不料到一靠岸被当地海盗刁民哄抢一空,遂告官处理。这时候,豪姓人家二话不说,与同村林姓兄弟商妥,忍痛卖湾筹款赔偿来者损失,勇于承担责任,避免了一场“印象纷争”,在当地一度传为美谈。于是,一句“只准人欺我,绝无我负人”的仗义祖训不断弘扬光大开去。

此时,待访的田头小学老师豪剑锋接过话:“呵,赔也是收。咱祖辈也十分注重给外商创设宜业投资环境,可贵。”当然,事无巨细,关乎原则问题,豪气的耕海人心里还是有分寸的。睦邻、安商,豪姓人永不褪色的人格底纹!

历史年轮向前滑进,随着这片海区的开发利用,他们慢慢退出了赶海的记忆。不过,豪姓人一直把根留住,直言精神是富翁!智者,志不穷。

【共识今谈】

生产上,村民种些水稻、花生、大蒜,作为常年的生活收入,不甚可观。于是,年轻派却不拘泥守家,要设法把控自己的人生机遇。

“我们豪氏人少,势不起眼,大家都告诫自家孩子要想出人头地,那就是读书改变命运。” 村干部豪民如是说。多年来,户户教子不参赌、不沾毒,不染恶习,家家送子读中专或大学。据不完全统计,雷州所有豪姓子弟上大学的已经超过150人。

每逢春节,他们自觉组织皇家“豪之队”足球队参加镇圩比赛,已经坚持了31年,不抛弃、不放弃,斗志昂扬。

“走出去,就是出路!”76岁的豪必慧老人乐呵呵地说,“村中除了豪振忠1981年考上华东石油学院后,后来还有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外语大学等等。他们年轻人就争一口气,读好书才出息。”

时至今日,豪氏门族又加了个“共识”:祖业再文明,亦靠实际本领拼生活、闯未来。

目前,借助有利时机,他们正聚合各类豪姓信息,筹建豪姓理事会,联络感情寻根问祖,修谱耀宗光大弘扬传统美德。

【民风新象】

◆人物1:“田园奶”,99岁。

◆启示1:孝顺,家和,寿者更寿。

 

一进门,见到99岁“田园奶”,记者马上向她老人家问安:“奶奶好!天冷可要穿多件衣服啊!”其74岁的儿子豪之明随口介绍:“同志来看你了!”

尽管老人家耳朵稍有点背,仍在听清后马上叫记者一行“先坐坐”。坐到床边,摸摸干爽的棉被,室内通风条件也不差,着实轻松。

“孩子,你们吃饭了吗?”接着,老人家又一句洪亮的问候声。

“准备了。”我们齐答。

“奶奶,您可不可以给我们讲讲故事啊?”

“你们同志更会讲故事,我不讲。” 老人家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据了解,老人起居由她几个孩子轮流照顾,按时的饭菜和规律的作息,让她晚年生活感到非常欣慰,心境宽松。早晚各一餐,平日粗饭淡菜,胃口好时偶来一碗硬饭加五花肉、青菜。中午的话,有时就简单吃点软面包。

村民反映,豪姓80岁以上老人10多人,其中豪荣森老人是2006年走的,享年98岁。

◆人物2:“洪拳教头”,男,87岁。

◆启示2:道义,德高,能者更能。

 

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敲开了豪秀珍的家门,“豪师傅,听说你武艺高强,可不可以露两手给我们看看呢?”

“不了,年纪大了。” 刚开始,他显得有些拘束。稍即话匣一开,他迫不及待脱去外套,伸展拳脚,洪拳套路系列龙、虎、豹、蛇、鹤等式样轮番吆喝出击,真叫人饱览眼福。

豪秀珍1924年出生,12岁习武,16岁开馆传艺,是企水港圩一带闻名的“洪拳教头”。1986年,参加湛江市全运会老年组棍术比赛第三名。前些年,依然受邀入村指导。

收拳完毕,他从家里找到当年的一些红蓝“小本本”,有1989年海康县武术协会第001号教练员证、有海康县传统洪拳武术研究会干部工作证。他称,一路来靠习武强身健体,自己严格遵循“发扬社会主义武术道德,不得仗武欺人”,好评如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海上“小蜜蜂”焕新再启航  “海洋石油165”平台完成升级改造开赴油田采油
  • 湛江东海供电局开展“悦”读体验活动
  • 科学“赶集”掀热潮  湛江“三下乡”科普盛宴启幕
  • 2025中冠联赛吴川赛区4月27日开赛
  • 湛江市体验“中医药文化”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启动
  • 湛江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