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访谈
“不妨以包容开放心态坦然相对”
“年例中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很有艺术价值,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一部分面临失传,从这个角度来说,年例需要保护。”朱卫国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对于茂名“年例”申报省级非遗,他认为与湛江“年例”相比,茂名“年例”里面还包含一个冼夫人的文化元素在内。他说,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越细越好”,如果具体到某一条村、某一个镇的“年例”,如“吴阳年例”之类,可能更好。据他介绍,湛江近年挑选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项目质量总体较高。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着力筛选的是一批历史价值高、急需抢救保护和独具本地特色的项目,推荐申报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吴川文化馆许志明馆长说,此前吴川也有将“吴川年例”申报为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打算,不过吴川申遗的优质项目比较多,而年例每年都在办,还没像其它项目那样面临失传的危机,所以就暂时没将“吴川年例”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他介绍,吴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吴川“三绝”飘色、泥塑、花桥闻名中外。“吴川飘色”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川泥塑”被省政府公布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吴川飘色,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艺术展演,2009年7月,吴川飘色作为全省唯一一支受邀队伍参加了“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节”。今年,吴川的4个非遗保护项目——传统舞蹈梅菉头舞貔貅、传统戏剧单人木偶、传统音乐瓦窑陶鼓和传统戏剧粤剧南派艺术均入选湛江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过,吴川还是准备将年例申报为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志明说。据介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允许多家申报,多家保护。两市甚至多个城市同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情况,较为普遍。
“非遗项目的评选,是为了促使人们对其进行共同而有效的传承和保护。”吴川市一位文化人士表示,因此,无论谁将“年例”申报非遗,对“年例”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都是有益无害的,湛江人不妨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坦然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