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例中的飘色队伍。 记者李忠 摄
“为什么茂名年例能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川年例、湛江年例没去申报吗?吴川年例比茂名的年例隆重得多、丰盛得多啊。”近日,吴川市民陈先生致电记者诉说了他的不解。记者采访得知,吴川年例、湛江年例目前没有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此,一些市民认为这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但有文化界人士认为,非遗项目的评选,是为了促使人们对其进行共同而有效的传承和保护,因此,无论谁将“年例”申报非遗,对“年例”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都是有益无害的,湛江人不妨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坦然相对。
吴川人:丰盛年例只为维系感情
“钱永远都赚不完,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会被时间慢慢地冲淡。所以每年我们吴川人都乐此不疲地做年例,不为什么,就为了每年都请亲朋好友来聚聚,热闹一番,维系大家的感情。”吴川市长岐镇的李老板如是说。
从正月开始,湛江大地很多农村陆续迎来了热热闹闹的年例期。年例在吴川尤为隆重,年例宴席之丰盛闻名粤西。在一些农村有的人家把一年赚来的钱几乎全用在了年例上,但他们依然乐此不疲。菜式也是水涨船高,鲍鱼、鱼翅、龙虾,甚至冬虫草原盅炖品也上了年例的餐桌。做年例时,谁家的客人多,门口停的小车多,菜式越高档,那家人就越有面子。年例这天,各种民间艺术表演竭尽所能,尽献于众。舞狮、舞龙、飘色、八音、武术、粤剧、燃放烟花炮竹等活动,一直闹至通宵达旦。年例的高峰期,各种文艺表演团体进村演出,带旺了“两广”的粤剧团和一大批文艺团体。
吴川的年例经济实在太诱人。年例期间,吴川海产品、水产品、猪、鸡、烟花爆竹、水果销售额庞大,饮料和酒类的销量更不要说,一间外省的酒厂还专门为此而生产了“年例酒”。这许许多多都是看得到的直接消费和拉动。间接的呢?吴川市民陈叔笑说,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也应该感谢“年例”,吃年例大军的长长车流中,额外消耗多的汽油为这些石油企业贡献了多少利润!回家做年例和探年例的庞大客流又会为运输企业增加了多少客运量呢?
茂名人:看到“年例”背后民间艺术失传危机
对于年例,大多数人认为它的存在有积极的意义,是独有的文化习俗,说做年例刺激经济,拉动内需,带来城乡繁荣,但也有人认为它是封建迷信,劳民伤财。不过,在同样兴做年例的茂名,有人看到“年例”兴盛的背后潜伏民间艺术失传危机,于是将“年例”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17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课题调研组到茂名,就年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研。从17日凌晨开始到晚上,调研组一行8人在高州市区新街观看了年例的起年例、正年例、年例尾的全过程,其中新街年例游行有龙狮队、腰鼓队、飘色等富有民俗特色的节目,让专家们赞叹不已。调研组成员之一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吴世枫说,年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很有地方特色,表现形态丰富多彩,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年例对人们之间的人文生活、沟通交流很有现实意义。他认为茂名年例能流传至今,体现了茂名各级党委、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
而广东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湛江市“非遗”评审专家组副主任朱卫国近日向记者证实,吴川年例、湛江年例目前没有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