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雷州一名女孩在家里睡觉时被爬进房间的青竹蛇咬伤面部,导致头面部青紫、肿胀变形,凝血功能异常,性命垂危,家人连夜将其送到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治疗。
被咬伤女孩姓王,今年7岁,是雷州市东里镇港尾村人。据其父亲说,他和妻子都在外面打工,女儿跟奶奶一起生活。当晚,村里停电,天气十分闷热,为了能睡得凉快点,奶奶在大厅地面靠门口处铺一张凉席给孙女睡,她就和邻居坐在门口乘凉聊天。
大约9时,已经睡着的小王突然哭了起来,哭声惊动了奶奶,奶奶赶紧上前一看,只见孙女一边哭,一边用手捂着左眼角处,旁边有一条手指粗尺把长的青竹蛇。奶奶也吓坏了,连声大叫起来:“蛇,蛇,快来打蛇。”邻居听到奶奶的叫声马上冲进屋子,很快就将蛇打死。
这时,小王左眼肿了起来,一会儿,右眼也肿了。家人将她送到当地医院治疗,医生给她口服了一些“蛇药”,不多久,小王出现呕吐,将蛇药都吐了出来。而她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眼睑、鼻子、嘴巴、耳朵、脖子全都肿了,整个头面部像个胀鼓鼓的皮球。皮肤青紫也由点状变成瘀斑,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医生建议家人将她送到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治疗。
次日凌晨3时,小王被送到湛江中心医急救中心。据接诊医生说,小王来到医院时已奄奄一息,血压测不到,呼吸急促,心率达55次/分,情况十分危急。医生很快给她用上了抗蛇毒血清,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血压回升,由于病情比较重,医生安排她入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昨日,记者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见到小王,她的头面仍然肿胀似球状,脸上有大片瘀斑。值班医生林文朝介绍,小王用了两支抗蛇毒血清后,病情好转了很多,生命体征正常,肿胀、青紫也有所消退,凝血功能较前改善,但仍未恢复到正常范围,尚未脱离危险期。
链接:被蛇咬到怎么办?
1、烧灼法,用点燃的火柴烧灼伤口两三分钟,然后冲洗。
2、扩创法,用刀在伤口出划十字,阻止血液流通
3、包扎法,用纱布在距离伤口二三厘米除包扎,阻止血液向心脏流通。
4、口服有效的蛇药。
被蛇咬伤,首先坐下,尽量减少运动,避免血液循环加速。一般咬伤在脚踝,将膝盖屈起,压迫血管,减少血液流动。用结实的行军背带或绳子扎紧伤口上方(靠心脏方)10~30厘米处,用刀片割开伤口上方1厘米处,1-2厘米宽,从上往下挤压放血。同时,服用蛇药(一次20片),4小时一次。扎紧处需半小时松开一次,以免肌肉坏死。还有,注意看伤口,如果有一排细牙印,为无毒蛇咬伤,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有两颗较深牙印,就是毒蛇咬伤,必须按上述处理。预防是关键:在山间行走,穿高帮鞋,最好绑小腿,打草惊蛇,看见五步蛇要绕开走。
关于青竹蛇
【来源】为蝮蛇科动物竹叶青的全体。
【动物形态】竹叶青全长50~80厘米。
头部三角形;头顶覆盖许多小鳞,后头部小鳞微弱、起棱。
吻鳞中等大,从背面可见.左右鼻间鳞小,由细鳞分开。
上唇鳞10片,以第3鳞为最大,第一上唇鳞与鼻鳞间有一缝合线;下唇鳞12~13片。
背面和侧面草绿色;体鳞的最外一行有1条鲜明的纵走白色条纹,有的在白条纹下还伴有1条红条纹。 头部青绿色,有的在头侧也有1条白纹,与体侧的白纹相接。
腹面淡黄色。
尾端红褐或褐色。
栖于山野和森林地带,常发现于山区的溪河边。
捕食蛙类、鼠类及小鸟等。
大雪至惊蛰进入冬眠。
卵胎生。
有剧毒。
分布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浙江、甘肃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