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招缓和“用工难”
目前,廉江一方面劝说厂家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一方面采取措施缓解“用工”难题。
廉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朱广胜介绍,截至8月份,他们已经组织了大小招聘会5场,其中在廉江市区举行了春、夏2场大型的招聘会,在石岭、青平、安铺三个中心镇举行了3场招聘会,构建招工和找工的平台。
今年1月,该局创办了广东省县级市第一份《劳动信息报》,每月在车站、码头、集市等人流密集地发放两期,刊登各企业需要的工种信息及联系方式。“报纸创办以来,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企业用工缺口,也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朱广胜表示,廉江人社局经常到企业搜集各种招聘信息,张贴在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内,给企业与务工人员提供信息平台。另外,该局还利用本地技工学校和培训机构为企业“供应”员工。
石岭镇政府则动员村干部去发动本地村民进厂,填补企业用工缺口,努力为工人劳动保障以及子女教育等服务。
廉江打出多套“招工”组合拳,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企业的用工,给了企业撑下去的信心和勇气,看到了转型升级的曙光。
劳动密集型企业亟待升级
“我们只是暂时缓和了企业的缺工压力,只有推广机械化,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用工难’。”朱广胜建议,企业努力打造品牌,拥有核心技术,抓紧时间转型升级。
刘发勋也清楚认识到,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路在于产业升级。他透露,其家具厂正准备进驻石岭镇木业制品专业园,进园后将尝试推广机械化,探索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子。
“用工难”已是全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通病,廉江作为家电、家具、制衣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云集的工业重地,经过多年拼搏和发展具备一定的规模和产业集群效益。有识之士呼吁,政府引导和鼓励企业科学转型升级,在融资、技术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令“廉江制造”提升内涵创造品牌,做大做优工业经济“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