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农业
岛内现代农业投入大 不乏湛江籍投资者
在海南乐东县的大片蕉田旁,广东湛江籍的蕉园老板余庆边吸着水烟筒边对记者说,到海南包地种养,台湾老板吃头啖汤,浙江老板规模最大,福建老板紧随其后,广东老板近年才略有增加。
海南建省时,曾有“15年内赶上宝岛台湾”的目标,并在国内率先引入了台湾岛的现代农业投资。现在,在海南街头水果摊上摆列的莲雾、人参果、榕心果等,便由当年的台湾农业投资引入。
“在海南投资农业能坚持3年以上的,没听说谁亏本的!”余庆表示,他在海南20年,从一个街头修摩托车的师傅毅然转行“修理地球”,正是因为发现了这一规律。
海南阳光、雨水充足,农用土地几乎一年365天都可使用。在余庆蕉园旁边的浙江台州籍果商承包的500亩西瓜地,仅今年春节期间的一造瓜,就卖了700多万元,这让余庆极为眼热。尽管目前的瓜价低迷,种瓜微亏,余庆还是对种瓜大为心动,悄悄地在收集适合种瓜的地块信息集技术信息。“农业看天吃饭难免遇到亏的时候,但这里的瓜一年可以种三四造,随便赚一造瓜都能顶五造瓜的投入。”余庆表示,他已经做好连亏五造的准备,数百万的本钱是种蕉赚来的。
在三亚种菜的广东吴川籍农庄老板易稳告诉记者,造成粤商投资海南农业滞后的主要原因,并非是缺资金,而是缺技术与市场销售网络。“珠三角早就城镇化了,没了农地,哪来的种养技术,目前来自珠三角的少数农庄老板一般在承包池塘养鳗鱼和鳜花鱼,来自茂名的则种桉树及养非洲鲫鱼;来自湛江的因为地缘关系,大多在种技术谙熟的热带水果及反季节瓜菜”。与在资金、运输、销售领域抱团的浙江农老板相比,广东农老板单打独斗,来海南又晚,“显然不是一个重量级别的”。
易稳还表示,肉蛋市场岛内长期供应不足,大部分由岛外供应,运费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岛内的瘦猪肉售价高达每斤25元,蛋类价格居全国之首。这对广东农老板而言,本是千载良机,但广东农老板至今极少介入禽畜养殖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