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琼峡经济对接:梦想与现实

2011-09-17 11:34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吴建韬 林小军

壹·经贸

小心对接拒绝“发烧” 没有对接便是泡沫

历史上琼峡两岸唇齿相依

琼由粤而连诸省,地缘关系决定了广东在海南发展中的首要合作伙伴关系,毗邻海南的湛江更注重经贸对接。跨海北渡广东的雷州半岛,千百年来一直是海南连接大陆的必经之道。从行政建制变迁上,粤琼关系犹为紧密,远者——琼岛的行政建制始于汉设珠崖二郡,伏波将军马援率部沿雷州半岛渡海南征,建立起短暂政权,此后因路遥海阔,琼岛长期处于自治状态。直至五代梁朝粤西的少数民族巾帼首领冼太夫人率众渡海抵琼 和睦当地千峒俚人,方使海南重归大陆制治。其时,《隋书》首以“海南”称谓琼岛,统归广州。近者,从1931年起的57年间,海南一直辖于广东,直至1988年建省设经济特区。 除了肤色体型饮食习惯共通之外,海南岛内农场尚有数以十万计的员工,他们或他们的父辈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来自广东的知青,至今除熟说海南话外,乡音未曾忘。

生活用品多从岛外输入

与深圳、珠海同为经济特区,孤悬海上的海南岛却因交通劣势,缺少经济腹地纵深,以致发展远远滞后于前者。16县市共800余万人口规模,与琼州海峡北岸的湛江市相差不大,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设施落后,城乡人均收入不高,与省际核算,岛内市场消费总量规模过小,委实难让厂商青眼有加,即便是最原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因岛内富余劳力不多而无法登陆。8月16日,在三亚街头,海南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吴开河指着用餐的游客说,他们身上的沙滩布T恤来自浙江,脚上的塑料拖鞋来自广东的吴川,在酒店里消耗的牙刷香皂等易耗品来自东莞,甚至连嘴上叼着的牙签都来自阳江。

海南消费市场总量规模小,但除了本地生产的水果、海鲜外,生活用品皆须渡海采购而回,流通环节费用颇高。以一双普通塑料拖鞋为例,在产地吴川零售3-5元,南运200余公里至海口后,叫价10元以上,再南运300余公里至三亚的超市,标价便在18至20元之间。

在务实的商人眼中,这些微观的供求现象,便是如何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接轨的体现。“国际旅游岛”。在定安县开小型超市的广东廉江籍商人老莫称,期待当地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人流,只要“人多了,就好办,我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12345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中科炼化港口投用五周年吞吐量破4000万吨
  • 我市举办2025年“红十字博爱周”主题宣传活动
  • AI赋能牡丹经济链 数字霓裳舞动黄河岸
  • 雷州菠萝丰收季节:田间菠萝飘香,果农喜笑颜开
  • 国内超大直径穿黄隧道开始盾构掘进
  • 476组!湛江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2025届毕业作品展启幕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