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廉江廉城谢姨看到自家房子后面草丛里蜷缩着一只白色的小动物,一开始以为是只小兔子,但走近一看,却是一只刚死不久的大白猫。谢姨认得,那是这里某户邻居家的猫,看样子是吃了中了毒的死老鼠而“毙命”的。
没想到,过了十多天之后,谢姨又发现了一只死猫,这回却是她家自己的、买回才养了两个月的小猫,因为“误吃”了小区统一投放的涂了灭鼠药的月饼诱饵而死。
谢姨困惑了:鼠辈横行,本用于灭鼠的爱猫却被鼠药间接“害死”,这猫到底养还是不养?
烦恼:不养猫不行
据谢姨说,这是她家今年养的第二只猫,也是近三年来养的第五只猫。在农村,由于鼠害对农作物、粮食存储等破坏甚多,很多人家都得养猫防鼠灭鼠。在谢姨家中,粮仓里储藏着一千多斤谷,院子里种着蔬菜,还圈养了二十几只鸡鸭。
“如果不养猫,老鼠就会在屋里屋外横行出没,偷粮盗食,甚至叼走小鸡鸭。”谢姨说,“之前好几次,小鸡苗和小鸭苗就是被老鼠叼走吃了。”
据附近居住的有捕鼠经验的老人介绍,老鼠这种多疑而又谨慎的动物,不轻易尝试陌生的、“来路不明”的食物,即使食物对它有巨大的诱惑,它们也只是派出一只小鼠尝吃。
“所以,采用鼠药灭鼠的方法,通常一窝老鼠被毒死的最多只有一两只。但是,被毒死的老鼠由于没人及时处理,往往会被猫吃了,结果造成猫中毒死亡,有的猫是直接误食毒鼠诱饵而死亡。这样,很多居民对是否继续养猫有了犹豫的态度。”居民陈伯说。
出路:推广科学灭鼠
那么,还能有比鼠药更科学的灭鼠方法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养猫和下灭鼠药之外,居民常用的对付鼠害的方法和器具还有超声波驱鼠法、强力粘鼠贴、老鼠夹等。但这些方法要么效率低,如老鼠夹和强力粘鼠贴,不能连续捕鼠灭鼠;要么有局限性,如超声波驱鼠法,只能驱鼠不能灭鼠。
因此,有市民建议,可否考虑将灭鼠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政府投入资金,组织大面积统一的科学灭鼠行动,提高灭鼠效果,以从根本上堵塞剧毒鼠药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