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吴川年例大过年

2012-02-25 11:2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林学斌

    

林学斌 摆盅——吴川年例的一道风景。图/苏伟明

    吴川粤剧团表演的南派艺术“双照镜”十分火爆,是“年例戏”的保留剧目。图/苏伟明

    在粤西吴川,自古至今盛行着愈做愈火爆的年例。年例,即年年有例,亲朋好友慕名而来,主人不得不认真对待,及早统筹,把“年例宴”办得一年比一年好!不是主家说好就行,是要让客人说好才是真的好!有条件的家庭,还会根据需要和可能,设宴十席百席款待各路宾客。因而当地便有了“吴川年例大过年”之说。

    近年来,吴川年例之风已愈吹愈劲,年例之味已愈飘愈香,年例文化更愈来愈浓!

    龙年新春,我分赴多个现场感受吴川年例——

    “年例”诞期多 风情万千种

    正月初四,我首站直奔梅菉街道东升(樟洲)社区,找到该社区原书记曾观尚,这位被民间称为“年例发言人”的老书记,对吴川年例诞期的确了如指掌,他从年初四(财神诞)东升财神出游,数至长岐肖山三月三(北帝诞)年例,其中就有石桥(伏波庙会)、鸡行街(关帝庙会)、十字街(华光庙会)、振文泗岸、兰石顿谷、吴阳蛤岭、黄坡沙岗、圩尾、吴阳芝蔼、覃巴那碌、瓦窑、梅岭、隔塘、坡心岭、梅录头和状元故里霞街等景点,从 城里到乡村,年例诞期一个接一个,相互连接得“天衣无缝”。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吴川人做年例的观念亦与时俱进!比如以往做年例,总是周而复始重操“游神、摆盅、烧炮”这“三步曲”。如今则不同,除了集体装花街、请名班、演大戏、舞狮舞龙、搭牌楼、立拱门、升气球欢庆年例外,各街区(乡场)还因地制宜,各出奇招,彰显特色与个性!若说到飘色、泥塑、花桥,无论是本地人和远方来客,都会说这“三绝”是吴川年例的最大亮点。说到花塔,人们就想到石桥;说到陶鼓,人们就知其出自瓦窑;说到花桥选购茹菇,人们就自然想到上隔海;说到长笛,人们就记得来自梅岭;说到荡千秋,人们立马就要到东升街了解头由;说到叠罗汉舞貔貅,人们就晓得是出自梅菉头;说到活动彩塑,人们就知其出自黄坡;说到八音班,人们就想到芷寮、边坡与下丰门;说到舞六将,人们就联想起博铺;说到游金轮打十番,人们便知道是来自状元故里霞街;说到吴川木偶戏,谁都知是产自黄坡与吴阳这两个木偶戏基地……这些民间艺术来自于民间,扎根于民间,生存于民间,更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能工巧匠,特意为年例自乐自娱所奉献的精神产品,有的甚至是经过了几代人的精心打造,不断推陈出新,才流传至今的。

    曾当选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梅菉姑姐曾慧燕说,吴川元宵年例是一幅立体的民俗风情画,她不仅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更有其国际性!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市三幼2025届毕业画展暨“艺”起拍卖会圆满举办 191名萌娃作品助力慈善
  • 红色晨光校史馆正式投入使用 助力红色基因传承
  • 117岁老人苏方兴:“记人好,念人恩,日子才能越过越甜”
  • 迎“中国旅游日” 推介“鲜美湛江”
  • 橙香四溢绘廉江新景 产业勃发显振兴实效
  • 自强!助残!全国200个集体260名个人受表彰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