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酒楼大门紧锁,已有好长时间没开过了。殷翊展 摄
4 生态伤疤有多深?
历史 万顷碧波万顷沙
今天,上百度百科搜索“龙海天”,会看到文字描述一番陌生的景象:龙海天位于湛江市东海岛东面,56里银沙,56里绿树;有木麻黄防风林55000亩,犹如“绿色长城”;海底地势坡度极小,海水一清见底,无污染,8米深处仍可见物……
这就是过去的龙海天。湛江开发区旅游局一位员工回顾说,龙海天开发前,有长达28公里,纵深150米—330米的木麻黄防护林。
受防风林的保护,龙海天的沙滩良性生长着,其东北部的白沙岭是人间奇景,也是孩子们最爱的去处——他们经常从沙堆顶端滑落到底部。那时,龙海天核心景观带的沙滩也是砂质细白洁净,丝毫不逊今日的北海或三亚。
但历史只留在了百度百科里。
现实 绿色长城坍塌后的悲剧
记者走进龙海天时,已经看不到当年“绿色长城”的风采,只有稀稀拉拉的木麻黄。
湛江开发区旅游局的吴东猜告诉记者,如今龙海天所倚靠的防风林几乎被砍伐殆尽,一部分是杂居在景区里的村民所为,一部分是外来者所为,他们的主要目的都一样:挖虾塘。
站在东海岛的气象站顶部眺望,龙海天核心景区已经被虾塘包围,虾塘产生的养殖废水,通过管道直接排入龙海天。
如今,龙海天每年都要发生3—4次赤潮,而今年的赤潮4月初就提前发作,规模也在加大。此外,缺少了防风林的保护,龙海天的沙被海风吹得乱飞,沙滩的坡度也在变陡,沙质变差,龙海天的核心旅游资源正遭遇威胁。
现实是残酷的。毁掉龙海天的“绿色长城”只需要数年,要想恢复,则需要几十年甚至更久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