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
尖椒收购价为何低迷?如何破解增产不增收?
眼下大量的尖椒正陆续收摘上市,市场销售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农户种植的尖椒除了少数是当地老板收购外,主要依靠外地客商前来收购,外销的渠道很单一。
当地政府表示,目前尖椒价格过低,除了增产丰收之外,北方客商稀少,销售渠道有限,也是主要的原因。往年我们的尖椒主要销往浙江、河南、山东、湖北等地,而目前北方大棚蔬菜还有一定的存量,外省老板现在很少来,所以对于我们的南菜北运有一定的影响,现在主要靠省内自销;其次是去年赚了大钱后,椒农的积极性高涨,今年尖椒的种植面积比往年增加了,产量也比往年多了,所以价格有所回落,造成了滞销。
廉江市横山镇三角塘是目前粤西地区最大的北运菜市场。在此做了16年尖椒等北运菜生意的蔡老板告诉记者,去年收购价较高,是因为去年10月初,湛江和海南等地区遭受了强台风吹袭,而北方也受到了雪灾灾害影响,使尖椒和北方的大棚菜大幅受损、减产,以致尖椒等北运菜在北方一些城市最高卖到10-12元每市斤。今年,北方普遍增加了大棚菜的种植,仅山东较去年就增种三成多的大棚菜,全部采用温棚种植,“预计过了这个(11月)底,北方大棚菜库存减少以后,北方客商会陆续到来,届时尖椒收购价会略有回升”蔡老板说。
针对目前的尖椒价格问题,廉江、遂溪两地政府部门正严密监管市场,杜绝欺行霸市的行为,同时多方联系客商,拓阔销售渠道,确保农民增产又增收。不过,要保障农民的利益,长远来说,还是要建立有效的流通渠道,防止农产品价格的暴涨暴跌。
据了解,11月5日,省政府正式向商务部推荐位于遂溪县的广东北部湾农产品流通综合示范园区为国家农产品综合示范园区试点单位。园区总投资15亿元,规划用地1200亩,内设有大型冷库。该园区建成后,将成为粤西湛江等地农产品的中转和分销基地,可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买难的问题,合理引导生产和消费,稳定市场价格,可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农民增产又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