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进士骆效忠立于村中的骆族义田碑记。
抗清时险遭灭族遗下千人墓
这样一个靠出仕闻名的豪族,注定会和当朝的统治者扯上关系,并终因忠于统治者而付出险遭灭族的惨重代价!大明都城陷落,崇祯自缢后,骆鸣肃滴水不进,痛哭了整整七天。到了1647年永历改元之后,明朝的前景已非常黯淡,一方面是清兵步步逼进,险象毕露;另一面则是南明仍由几个老臣勉强支撑,苟延残喘。永历帝朱由榔带着随身大臣和侍卫不断向西南方向败走。这时,已经升任殿前大将军的骆鸣肃率领残部返回家乡那练村,准备为维护南明永历政权继续与清兵对抗到底。
1654年,明王朝到了最后时刻,清军转眼就杀到了徐闻,因为降将张彪是徐闻下桥人的缘故,他对那练的情况十分熟悉,于是他带领清兵围剿那练,骆鸣肃带领部下和村中民众奋力抗敌,终因寡不敌众而英勇捐躯。这一战后,张彪不但将跟随骆鸣肃的将士全部杀死,更将那练村民全部杀害,并在村中纵火烧毁了历代存留的遗迹。数千人死于此乱,幸存逃出的村民返回村中后,将阵亡的将士和村民的遗体合葬在一起,并立碑纪念,石碑上刻有“千人墓”。
正是由于这次的险遭灭族,在那练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并沿用了数百年,即当初让那练险遭灭族的是张彪,因此骆氏后人不得与张氏后人有往来,更不得通婚。不过,在最近几十年这一“族规”已被日渐废黜,这是后话。